教会转型文汇
得着了小组,就得着教会(小刚)2020.07.29
July 28, 2020
本文原刊于《举目》95期及官网2020.07.29
小刚
我是班排长出身的牧师,从前就不怕与人打交道,喜欢走草根路线,现在则是五百夫长教会的主领牧师。如果说,带领教会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我想对你说一句所谓的“行”话:你若能得着小组和小组长,那你就得着了教会!(详见《一方水土》,举目93期。)
成也小组,败也小组
2015年,我回到20年前的母会做牧师,碰到第一个头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硕大的、团契型的小组打散,如何把蜗居在教会围墙里的小组赶入社区。但我很快就踢到铁板——已经抱成团的人,你就是打死他们都不肯分离。(就如同3年前我在会员大会上提出3年植堂计划,会后我收到了18个小组和小组长们整整6大张纸的反馈,绝大多数的意见想法都是观望的、怀疑的、负面的。)
植堂之前,先植小组。我求神给我、也给教会一个印证,如果到时那个地方连小组都植不出来,那还植什么堂?我和太太拿着“福音烧饼”,差不多探访了30来个家庭,只问弟兄姐妹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这里要有新的小组,你愿意出来吗?所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口软,没有一个人不被我这位牧师的热情和师母的烧饼所感动的(详见《师母泪》,举目88期。)。记得那年登高一呼,荒凉之地竟然冒出了5个新的小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如今教会出去了30个家庭,就在那里植了新的堂会。我现在回头看那场战役,有点像耶利哥城墙倒塌,真的好爽!
教会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案头作业,人只要被圣灵感动,什么事情都好办了,问题是面对当下的阻力你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分析师”,只知道沙盘推演,三下五除二,然后归纳总结,再做出合乎逻辑的、平衡的结论,这种带领的方法很安全、很实际、也很有道理。但往往难以突破像城墙一样厚实的现状。作为牧者,你我敢不敢作一个“牵引师”,先抬头看清神的心意、认准神的命定,然后不断把人与神之间的落差拉扯起来呢?不要唯会众的欲望是从,老像一个救火员,而是要有领导导向,学会作困难的、前瞻性的决定。
成也小组,败也小组。植堂就像手中的面团被活生生地撕拉去了一坨,它需要重新再揉进去,才能形成一个新的圆。今年我们连续植了两个分堂,个个都是顺产的“健康宝宝”,这与整个植堂预备期间所有新、老小组的平稳过渡,以及组长们心里的支持、赞同有关。
小组进补,百尺竿头
女人生了孩子要“坐月子”,教会也是一样,连着拓荒、植堂,母堂会失血。如何“进补”,特别是对教会整个同工团队和那些鼎力支持植堂之后风雨飘摇的小组进一步支持,我在主面前祷告寻求,得到清清楚楚的带领。
今年的教会主题是“进入应许,得地为业”,那第一块地就是我们的“心地”。教会设立了“中央厨房”,给予最佳的配置,每日定时向全会众分送“灵修套餐”。基督徒也包括牧师,最大的挑战不是别的,而是每日的灵修。如果灵修不能定时、定点、定量成为生活的习惯,灵修基本是一句属灵的口号,是吓唬别人的。灵修是孤独的,如果你尝不到本身的甜头,那么或虎头蛇尾、或打渔撒网会是常态。
我们从今年元旦开始,由教育执事领军组织团队,按每周5天,每天1篇诗篇,带领进入敬拜;1章经文,诵读默想圣经;1则灵修小品,帮助学习应用。再配上每日金句和应用性的导读提问。这样每个小组的灵修员在清晨6点左右将午夜拿到的灵修套餐,按时送上自己小组的微信平台,并和组长同工联手在小组群里一起分享灵修后的心得。我要求所有的弟兄姐妹在群里不作潜水员,哪怕你灵修之后跟着他人的分享说一声阿们也好。谁知当疫情汹涌而至,教会被迫退到线上崇拜,这份每日的灵修套餐就成为了教会生活中,与神、与人彼此相交的一个相当大的祝福。我在主面前祈求,愿这一年教会有1/3的人能基本养成灵修的习惯,从根本上翻转教会的属灵光景。
如今,在我这位牧师的带头下,小组长以上的同工也都跟进学着用自己的话来写灵修小品,所以已经有人在对我说,以后教会1年可以出1本灵修集了。其实教会和人一样,身体养壮了,做什么事都不难了。
三驾马车,异象先导
教会增长在于小组增长,教会外展在于小组外展。圣灵赐给教会的异象是,“让所有来到印城的华人都听到福音”。我们教会是印州最大的华人教会,近50年的历史,问题是教会不能只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她应该是一张流动的深入到每一个社区的血脉!我已经差不多讲了3年了,就像一个囉嗦的老爸已经对儿女讲了一百遍了,但常常还要继续接着讲一百零一遍!
我的眼前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印城华人教会居中,东南西北在半小时车程之外有4个分堂。而今已经有了西面、南面两个分堂,未来的三五年东面和北面也会接着植堂。这是一场战役,最后的成败就看教会小组整体的实力。为何这样说,因为未来5个堂点,每个堂点按10个小组计算,那就有50个小组。如果50个小组都进入社区,那么来到印城的华人,在半径20英哩之内,无论在哪里,不出半小时就可以找到教会,不出一刻钟就可以找到小组。
我们已经开始布局,准备用1年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配备“三驾马车”,即组长、副组长和核心同工,以便未来随时可以分殖新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根据教会的异象,说出自己外展的方向,小组不能只是一个抱团取暖的聚会形态,她应该是一个有吸引力、且不断成长的生命团契。它要尽一切可能进入社区,打开家门呼朋引伴,为主去多得一个人、多得一家人。想一想一个小组一年只要在主面前认领一个人、或一家人,教会的前景就无可限量!这两年就因着这个梦,教会已经实实在在地加增了百多人!
牧师时间,事半功倍
没想到这次疫情是“歪打正著”,让作为牧师的我有足够的时间在线上面对面与每一位小组长谈天说地。我以最快的速度开设了“牧师时间”,每天中午1小时,其中半小时开放给所有的弟兄姐妹,与他们聊天,为他们代祷。另一半的时间是专门留给小组长们的,一天一位,就像人口普查,除了聆听他们的家常之外,就是抓紧机会教育,传递教会的异象,分享我从上头的领受和感动。这是为人开小灶,要比那大锅菜整天的培训还要好。
我知道有什么样的组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小组,如果愿意多一点投资在他们的身上,无疑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果效。教会未来将要设置两个平行的组织架构:一个是执事会,执事们管“事”,来落实教会的异象和每年的教会主题;另一块则是牧师、区长/区牧、组长,管“人”——来牧养每一位弟兄姐妹,经纬交织相辅相成。所以我未雨绸缪已经开始提醒组长们,要渐渐地从事工型转向牧养型。挑战当然大,但这是一条可行的路。
小组长若要成为小牧者,就需从门徒训练着手,这些年神为我们教会预备了3个很好的已经可以自身繁衍的门训实习课程,我认为它们是“三足鼎立”,缺一不可,所以就鼓励每一个组长以上的同工积极参与学习。一是EE个人生活布道,为期3个月,真枪实弹10次出队,以致每个小组都有预备,随时可以领人归主;二是MER婚姻培训,让人在婚姻中迎见耶稣,小组跟进群体见证;三是Kairos宣教课程或TEE基督生平课程,通过学习这个课程,学员们国度的眼界已经被打开,越来越多的弟兄姐妹开始满腔热情,踏入海外跨文化宣教的实践。
凭心而论,这几年在我们教会,作牧师难,作小组长好像也难,唯有大家都在梦中,才会有一份梦里的甘甜。(详见《做梦吧!》,举目90期。)记得约翰·卫斯理说过一个名言:全世界是我的牧区,我们不敢这样说,但至少教会当下所辐射的地区,应该是我们的牧区。
牧羊记(小刚)2018.05.23
May 22, 2018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87期和官网2018.05.23
看到上帝从羊圈中将大卫召出来牧养祂的百姓,看到阿摩司对人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羣,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 (《摩》7:14-15) 我就很自然地想到自己,想到自己怎样从厨师成为牧者的。
一
20多年前,我蒙召要去读神学时,我的牧师问我,以后你会做哪方面的服事?我回答:除了不当牧师,我什么都做。我心里最害怕的,就是牧师每个礼拜要讲道。我哪有这么多的东西可以讲啊!
20多年过去了。去年的牧师节,我收到了厚厚一大叠、不下四五十张的问候卡片——教会里几乎每一位弟兄姐妹,都感谢我给他们上帝话语的喂养。是的,每一个主日,我都是带着极大的感动走上讲台,有时甚至有点迫不及待,因我知道,是上帝要我去对教会、对众人讲话(而今我才多少有点领悟,为什么保罗谈到牧者讲道和讲道恩赐时,每每在前面加上“先知”两字)。
两年前,我回到了20年前的母会作牧师,眼前面对的是一片“沼泽”。连着两任主任牧师离去,教会出现了严重的纷争,甚至分裂。第一位离开的牧师,带着分离出去的会众,在附近又建立了一个教会。第二位牧师离开,则使许多会友之间更加对立,彼此批评带来的伤害也更为严重。最后仅存的两位长老,亦引咎辞职。
如今两年过去,教会的停车场已不敷使用。这个四五十年来追求自我完善、内敛有余、外展不足的教会,提出了未来植堂的计划。教会能有如此神奇的变化,就是因为讲台上不间断地讲上帝悔改赦罪的道!
作为牧师,我最切慕先知讲道的恩赐。牧者不只要传讲圣经中上帝的话语,也要传讲圣灵不断向教会显明的上帝当下的旨意。我作牧师越久,越能体会到耶利米说的,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他的骨中,他就不能自禁。若不奉上帝的名讲论,他似乎就会被烧死!
从这种意义上看,牧师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因此我在孤独的时候,常常想到摩西只身从山上下来,而山下百姓已经败坏的情景。我也常常想到耶稣在自己的家乡拿撒勒,被人厌弃,不再多行神蹟时的叹息。
记得那一年,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给讲员打分。结果,外来的讲员85分,我这个每天牧养、喂养他们的牧师,却只有61分。有人在备注里写明:感情太强烈!声音太刺耳!还好我想到了当年保罗在教会的评分比我还糟(其貌不扬、言语粗俗),就得了安慰。
那天,我站在台上回应弟兄姐妹的分数时,我真的像被上帝领到台前,演出一台戏!我有点悲愤地对会众说,盼望你们好好在主面前祷告,祷告你们的牧师敢于放胆传讲上帝的话语,而不堕落成为叫人人都舒服的按摩师!
放胆传讲上帝的话语,能带来教会和会众在上帝面前的改变。由此,我知道自己是讨了上帝的喜悦,也继续蒙上帝使用。上帝呼召哈该、撒迦利亚的服事,也应该是我的服事!因此,最令我担心的,就是哪一天从上帝来的激动突然离开了我。我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所牧养的弟兄姐妹,如果哪一天我不再为上帝的话语激动,我就不作你们的牧师了。因为,若是我连自己都不能激动,我怎么还能让你们激动,一起来重建上帝的殿呢?
二
20多年来,我被上帝带到东,带到西。无论到哪里,我都会忙里偷闲,在后院开辟一小块菜圃,找一些农家的乐子。渐渐地,我悟出一个道理: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教会也一样——若要结好果子,要先改变属灵的生态环境。
多年植堂拓荒的经历让我知道,一个教会要兴起来,必须先得着小组长(中层领袖)们的心。我是厨师出身的牧师,于是我走到哪里,都会开设“组长早茶”,每月一次,用上帝赐给我的手艺,做最好的东西给我的小组长吃。不说别的,我自制的腊肉、香肠、风鸡,还有师母做的豆浆、饭团、烧饼,听着就让人馋。有人说,在我家吃到了他这辈子最好的早茶。
除了吃喝,当然还要培训。我告诉大家:得着了你们,我就得着了教会!我用心服事你们,你们也要用心去服事你们的组员!
一年之后,“组长早茶”就移师教会了——人太多了,家里连着添了两张桌子,都挤不下了。而今早茶的形态改变了,但牧师和组长的朋友关系却没有改变,传承了下来。
教会最难处的关系,就是教牧和长执的关系。我将组长早茶的模式引入教牧长执团契,借着每月一次的早茶,牧者带领众人一起学习神的话语。对于教会领袖而言,比做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之间能不能坦诚、用心来讲话,像耶稣一样直白,不需要别人猜?我们能不能在想到同工的时候就有安全感,觉得他们是护卫我的约拿单?我们能不能在别人觉得羞耻的时候,像闪和雅弗一样,倒退著进去,为对方遮盖上衣袍?我们能不能像保罗的同工团队,笑在一起,也可以哭在一起?我心中的梦想,就是我们一起靠着上帝的恩典和怜悯,消除教牧、长执的“天然”对立!
这半年多来,我与其他3位教会同工,组成“守约、守望、守护小组”。每个星期拿出45分钟的时间,彼此督责。我们敞开地分享7个在旁人看来极为隐私的问题:过去的一周,有没有不当地与女性见面或约会?在处理金钱上,有否缺乏诚信?是否放纵自己接触色情资讯和网站?有否花足够的时间,定时读经和祈祷?有否优先给予家人(太太和孩子)关怀和陪伴?有否落实上帝对自己的呼召和使命?最后一个问题是:以上6点答案,有无撒谎?男人都是比较孤独的,特别是那些在教会作领袖的。所以借着这种方式,我们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那年新老执事换届,大家找了一个不错的旅馆共进早餐。我预备了漂亮的卡片,让大家为每一位执事,写下一句感谢的话,或者写下上帝借着他带给自己的祝福、帮助……那一天,有两位卸任的执事笑着对我说,他们感到教会的文化改变了!
三
植堂拓荒的那一年,有位年轻的执事因为夫妻关系,不仅放下了服事,还决定离去。这对初创的教会和我这个牧师的冲击可想而知。我为他痛心。我一直很看好这位满有热情、恩赐的小弟兄,也一路提携他。我真的怕他不明白,我们每个人在主面前都有两个身份,一是儿女,一是仆人。儿女即使不乖,打了屁股还是儿女,但仆人如果硬着心半道出局,就很难再蒙使用了。也不要再说什么恩赐了,上帝或许会把服事的机会和感动都拿走。
那一天,我隐忍着泪,在众人面前为他祝福。我盼望他明白,自己多少还是得了祝福走的,有一天醒悟回家不会脸红。
说到弟兄姐妹在教会间“游走”,牧会多年的我,就怕那些“年轻”的信徒不懂属灵的伦理,哪里草绿就去哪里。所以,我会追着去给正要离开的人一个祝福。对那些从当地其他教会跑来的弟兄姐妹,我也劝诫对方,到自己的牧师那里去讨一个祝福,哪怕被骂一顿也好。否则,当他走到了第3家教会的时候,就会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家的了。从此,那浪子的灵可能一生伴随着他。要记得,雅各虽然诡诈,用尽了人的方法“抓”东西,但他看重那看不见的、迦南地继承权的祝福,却是蒙上帝纪念的。不像他的哥哥,为一碗红豆汤出卖自己长子的名分,遭上帝咒诅。一个人如果有了向上讨祝福的心,他终究会以上帝为大、尊上帝为圣,最后就会蒙上帝祝福。
四
在教会,大家当然可以对人、对事、对教会的牧者和长执,提出批评和意见,但我告诉大家,得记住4个要点:
第一,自己先要在上帝面前祷告,搞清楚我到底是为了教会和他人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若有夹杂,先对付好了自己,再去向人开口。
第二,我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但绝不可以施压,要别人照着我的想法去做。讲不讲在我,做不做由不得我。上帝赐人权柄,也给人责任。最后各人都要向上帝交账。
第三,说的时候,我要清楚地向人表明,愿意为自己所提出的建议负责。一旦采纳,将全力以赴,不会冷眼旁观。
第四,我衷心愿你成功!
你如果能这样做,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蒙上帝祝福,也成为祝福别人的人。
不能否认,许多的时候我们的意见不被采纳,不是意见本身不够好,而是我们的心态有问题。当我们将上帝赐给我们的分辨的恩赐用错了地方,那就成了可怕的批评和论断。
前几年,我们教会修改章程,要求所有的会众都重新提出会员申请,并上会员班学习。长执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借此让弟兄姐妹同心合一。谁料到,由于所有会员都需要重新申请登记,许多在教会几十年的弟兄姐妹,一夜之间痛失会籍和选举权。
新法一出,长执们被骂得灰头土脸。风雨飘摇中的教会,更是雪上加霜。我求问上帝。上帝要我效法耶稣道成肉身尽诸般的义。于是我安安静静地上会员班学习。会员班的老师,正是20多年前向我传福音、带我信主的弟兄。而后,我就开始以牧师和教会新会员的身份,一家一家走访心中伤痛、不满的弟兄姐妹……
随即,我看到了圣灵奇妙的工作。渐渐地,大家不再对我讲这些年教会的不是、别人的不对,而是承认自己对上帝、对人、对教会的亏欠。
紧接着,圣灵又感动我担任会员班的老师,以门训的方式,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在基督身体里互为肢体的圣经真理。结果仅仅两年,教会就新增了上百位认定自己要委身服事、要金钱奉献、要顺服属灵伦理秩序的新会员!
五
教会每一天都有事,牧师每一天都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所以牧师每一天都需要内心纯正、方式巧妙。
记得有一次我外出,不能参加例行的同工聚会。带领的弟兄就按着题目,让执事们对教会各个方面作出属灵的评估。执事们觉得如今教会很不错,但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 ……大家越说越兴奋,就打算用公司的方法,出钱外请专家,对教会作一个全面的诊断,好一并拿出具体的整改方案。最后大家还作了2000元的预算。
当同工们兴冲冲地拿着书面计划来游说我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他们属灵的幼稚。我明确地告诉他们,教会在非正常情况下,或许可以这样做。然而如今这样做,完全不符耶稣基督在教会所设立的属灵秩序、伦理和权柄(这一届的执事大多是新上任的,缺乏在教会层面的领导经历。责任的重大和身量的不足,形成了他们在服事上的张力和焦虑)。
我当时其实面临着两难抉择——否定大家的计划,意味着同工可能认为我这个牧师独裁、骄傲。我若因为怕事而听之任之,那又是推却了带领和牧养教会的责任!而且,日后教会应该照着(大家花钱请来的)专家的诊断开出的“处方”运作呢,还是按著牧者在主面前的寻求呢?
不是我看不起专家,但是我知道,我对教会的爱心,不会比外请来的专家少。这些日子,上帝在我的祷告中,借着祂的话语、祂的异象和异梦给我看见的,不会比那些专家提供的方案差!我知道我这是在带兵打仗,在十字路口,没有宽裕的时间去和颜悦色、一个个地与同工作委婉和深入的沟通。
那天负责带领讨论的弟兄,一脸茫然和疑惑地看着我。他觉得我的反应过于强烈,让他惊讶。他说,如果换了他,他不会这样对人说话。我有点激动地拍着他的肩头回答他:因为我不是你!
我已经看到是上帝出手了!其实我已求问多时:什么时候可以将酝酿已久的想法、方案,向教会合盘托出?圣灵感动我,现在就是了!我就顺水推舟、借力使力,从教会新年“扩张帐幕之地”的主题,到拟定设立长老治会的组织架构,再到“圣经、圣灵、圣徒三源合流”的牧会理念,和教会未来外展植堂常态化的前行方向,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大家悬著的心安了下来——原来牧师早有看见和领受。
好险!如果不是上帝早一步给了我,如果我只想维持守成,这一次就翻船了!
而今快一年了,同工每念及此事,便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本是作厨师的,是蒙了上帝的呼召,才做了这样一个牧羊的人。
如火在烧——讲台与我(小刚)2019.09.14
September 14, 2019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9.09.14
小刚
作为牧者,你可以说自己还缺少某个恩赐,但你绝对不能因“我没有恩赐”而推诿讲道——这就像先知若不传讲神的话,就不能称其为先知!因此,保罗常常把先知和讲道说成是一回事,首先是职分,其次才是恩赐!
一、烧着的火
传道者的角色是悲剧性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少时候,你以为你在讲台上的话已经很重、很到位了,但听的人仍魂游象外,没有一点的感觉。
更糟的情况是,你被厌弃了,有人甚至都不想再看到你。你感到无奈。你像先知一样在神面前抱怨,说:我奉命去传讲的话没人听。
对此,神只是回答你:没有传道的,人怎能听见呢?耶稣说得更彻底,既然宴席还有空座,你就要继续出去,勉强人进来坐满屋子!“勉强”两字,是耶稣亲口对他的追随者说的(参《路》14:16-24)。
有时我真是觉得自己就像一位唠叨的老爸,已经对儿女说了100遍,今天还要再去说101遍!
今年除夕,我将教会春节晚会的海报,发到我们小城的华夏文化微信群。我告诉群里300多位与文化沾边的邻舍:“过年就要回家,因为家里才有年味;地上的年味都会过去,唯有神家中的年味历久弥新、存到永远。”
想不到当晚,我就被群主以“不懂群规,违规传教”为由,一脚踢了出去!
社会就是如此,这点我明白。没关系,大不了就如当年门徒出外传道,一旦被拒,跺跺脚,拐到另外一个村落就是了。然而,让人难过的是,在教会里,时不时也会有同样的遭遇。
教会的讲台从来就充满风雨。年前我们教会举行“圣灵的工作”特会,为的是教会能走一条比较平衡的神学路线。结果每一个教牧执事,都收到了匿名信,信的矛头指向我。
还记得20多年前在洛杉矶拓荒,初创的教会暗藏着两条直销线。一些新到我们教会的人,不只拿到主日单张,同时还拿到直销生意的名片。教会里怎么可以有“老鼠妈妈”(意为急速繁衍)?我祷告清楚后,就奉主的名,连续讲“洁净圣殿”,带领弟兄姊妹高唱《荣耀你圣名》。
只是我想不到,20年之后,当我回到自己的母会来牧会,仍然看到直销行为——有人就是财迷心窍,暗暗利用教会的人脉关系来赚钱。神的殿岂可成为贼窝!我就奉神的名斥责撒但的作为,重重讲说直销对教会的损害。
有姐妹当下悔改,告诉我,她一个人就参与了4条行销线!然而也有人提醒我:牧师,不要把讲台当砲台!
其实,牧师藉讲台发泄个人恩怨的并不多。对于传道者,倒要担心他的里面还有没有那烧着的、从圣灵而来的火。人说讲台不应该是砲台,但我要说,讲台是烽火台!先知耶利米因传讲神的话而备受苦难,他在耶和华面前埋怨:“我若说: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祂的名讲论,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20:9)
神的道,从来都带着火的印记。祂既然赐给了你,你想吞下、闭口不说,那是要爆炸的!所以我告诉弟兄姐妹:哪一天我讲道失却了灵里的那一份的激动,我就不再作你们的牧师了。
二、沉重的墙
当我蒙召成为牧者,我就领受了“守望者”的托付。神的话临到我,是沉重而又严厉的,“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结》33:6)。
当今的教会,喜欢时不时采用公司的做法,连教会的讲台都“定量”分析——10年前,我的讲台服事就被会众打分,61分,刚刚及格。有人在备注里写:“感情太过强烈,声音太过刺耳!”
想到耶稣所讲的道被家乡人“厌弃”,想到人对保罗苛刻点评为“气貌不扬,言语粗俗”(参《林后》10:10),我心里才稍稍得了安慰。那天我拿着统计结果,带着悲愤,告诉弟兄姐妹:不要让你们的牧师,有一天堕落为能叫人人感到舒服的按摩师!
世俗的文化正在不断提醒我们,你最好不要去勉强人!为了你自身的好处,你需要多给人一点尊荣、多顾及人的感受。即使你想讲说真理,最好也先包裹上一层糖衣再开口……以致现今教会的讲台弥漫着奶油的香味,与神的道却渐行渐远。
我讲道嗓门的确很大。师母曾多次催促我减低麦克风的音量。我说不行,我怕自己听不到,会讲得更大声。我告诉弟兄姐妹,我讲道嗓门大,那是因为我里面多少还有一些人为的惧怕——人如果胆小,他的声音就会不知不觉变大。就像小狗大声叫,是为自己壮胆一样。
我也告诉会众,我有时讲道很重,那是因为我灵里感到抵挡的力量正在加增,必须用更大的力气才能突破。
当消费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严重侵蚀了教会生活,当人们可以随意消费牧师、消费圣经、消费教会,可以随意挑自己爱听的听、捡自己爱看的看、照自己想去的去,当“偶像多元化、教会世俗化、生活休闲化”种种现象出现,如果牧师都不站起来大声疾呼,那叫谁去说呢?
作为牧师,我有时候真的感到很无奈、很孤单。因为我面对的,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句话,而是文化、风潮,是沉重、厚实的墙!
记得一天晚上,我的灵很低沉,甚至觉得透不过气来。我的耳中充满了人的批评,更多的来是自灵界的控告。
教会中有人说,我这位牧师的道太重,偏重“训”、缺乏“教”。令我伤心的是,我的同工中也有应声附和的!
我能感受到,魔鬼巴不得借此把我撕裂。我觉得自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没有力量再来牧养、带领这个教会了。我感到自己在生死间游走——我很可能因为灵里的惧怕,而在某一刻退却。
我向神呼求!因为呼求的声音太大,师母在卧房里不安地问我:“什么事情?”我告诉师母,神对我说了两句话,一是“不要害怕”,二是“不要怕人”。“不要害怕”是说,我拣选你、呼召你,是我带领你到了这个教会,是我赐给你异象,是我赐给你每一次讲道的感动!“不要怕人”是说,他们耳朵发沉!
在接下来的主日讲台上,我直白地告诉弟兄姐妹:如果我因为人的批评,看人的脸面过于看神的脸面,讨人的喜欢过于讨神的喜欢,我就会像约翰的父亲——祭司撒迦利亚一样被神封口。
我不是说我也会变成哑巴。或许我仍可以站在讲台上,不痛不痒地与大家讲说点什么。然而那从上头而来的激动和火热,却会逝去。如果我自己都不能被神的话、被神的灵所激动,我就不能再牧养、带领这个教会了。
在教会生活中,对牧者的攻击常常是从讲台开始的。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了,我已经可以算是老牧师了,讲台的服事对我来说,仍然充满了挑战。不过,这种来自灵界的、来自环境的张力,却是于我有益的,可以让我为道多一点的儆醒、多一点的勤奋,好像圣经说的保罗为道迫切。
教会的讲台从来都是神圣的,要我们脱了鞋站立在神面前。如果你不能领受守望者的职分,你不会有勇气迫不及待地为神去争战,心灵深处也不会有“为神所用”的满足和喜乐。
三、天上的道
有人从牧者的职分上退下来。他十分沮丧地告诉我,他已经讲不出道了。我知道我的同道在说什么。传道者没有道了,那是可悲的。无道可讲、无粮可分,是令牧者战兢、恐惧的!
很多的时候,我们过分看重讲道的形式,以为讲道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然而“道”是神赐的,天降的吗哪都是领受的。不要以为买一个自来水龙头,装在墙上,水就会自己出来。水龙头会出水,那是因为背后有水源!
这么多年,我好像总是在求问神,“接下来我讲什么?”讲道是与神在灵里相交的一种状态。神的灵若不与你同在,你就没有底气,你的心就会发虚,你的口就不知道再能与人说些什么。
约翰·卫斯理说,“我们应当逃避传道的职份,好像逃避地狱的火一样。”马丁·路德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没有神的呼召,你千万不要做传道。因为,如果你不能荣耀神,你就是羞辱神;你不能领人上天堂,就是害人下地狱。
在我看来,传道者的服事就像架桥,要紧的是如何把亘古不变的神的话语,和祂的心意,及时地和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相连。作为教会的牧者,还要在神所赐的异象中,带领全会众前行。如果有人问我,“牧师,我们教会明年做什么?”我想那就是我要从牧者的职分上退下来的时候了。这与年龄无关。迦勒85岁仍然能够拿下希伯仑,不是因为他身体健壮,而是神要他进入应许,得地为业!
我们教会几近半个世纪,都没有植堂。两年前,我在会员大会上,借着“扩张你帐幕之地”的教会主题,提出了3年植堂计划,会众一片哗然。其实我心中的梦,不只是建一个可以眼见的堂会,而是要改变整个教会属灵的生态环境,将一个内敛的、什么好处都往自己里面装的、巴别塔式的、中产阶级式的教会文化,改变成为一个外展的、扁平的、愿意不断与人分享的教会文化!
会员大会之后,我收到了各小组的反馈意见。6大张纸,多数是负面的、疑惑的。我的心火烧火燎,真像耶利米说的有火闭塞在骨中。
面对巨大的、人为的压力,我求问神。祷告中,我被圣灵充满。两个多小时内,神竟然赐给我12篇“扩张帐幕”的道!神的意念就像瀑布一样,从上倾倒浇灌下来。
神的道是有功效的。一年之后,外展植堂就成为了我们全教会的共识!
记得当初去读神学,我的牧师问我:你以后想要有什么样的服事?我说:“除了不做牧师,别的都行。”我觉得自己绝不可能像牧师一样讲道。而今,我能从神领受传道者的职分和恩赐,那是恩典!
一方水土(小刚)2020.02.08
February 8, 2020
本文原刊于《举目》93期和官网2020.02.06
小刚
只要一讲到带门徒、做门训,我们的话锋不知不觉就会慢慢迟钝起来:看来谁都不是被像耶稣那样的师傅带出来的,谁也不敢照着保罗的话叫人效法自己就如同他效法基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一个地方教会的牧师来说,努力打造一个易于产生门徒的属灵生态环境,让弟兄姐妹连同自己一起成长,说起来可能比较的实在。
头发都发白了
我们教会已经“蜗居”在围墙里很久了,当下会员平均年龄54岁,平均信主年龄超过19年。那年的会员大会我提出了3年植堂计划。我照着耶稣的口吻说,“举目向台下观看,头发都白了,再不起来,路都要快走不动了!”有人觉得刺耳,给我的书面意见是对老人家不够尊重。
对这样的意见,我只是笑笑,但继续推进植堂计划。第一年是动员,主题是“扩张你的帐幕之地”;第二年是预备,“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第三年是实施,“进入应许,得地为业”。
经过3年,教会年近半百,而今总算老来得子!但重要的不是植一个堂,关键是植堂能否成为一个教会的常态!我们教会几百号人,差不多都是中产阶级,或者说“超中产阶级”,从其日常的生活方式而来的保守、考究、聚敛、堆积,无不影响着整个教会的属灵生态。如何改变教会的文化,从内敛转向外展,是我们碰到的第一堵大墙。
但怎能说植堂就植堂,这些年教会的属灵口号喊得早就让人审美疲劳了。植堂之前,先植小组,问题是小组个个都抱团取暖,谁愿被打散忍受孤单?若组长这一关都过不了,之后还能提什么?我就釜底抽薪,和太太拿着福音烧饼(参《师母泪》,作者小刚,《举目》88期,https://behold.oc.org/?p=37552,编注。)接连探访了几十个家庭。此外,那年也藉全教会学习华理克牧师《祷告四十天》的东风,登高一呼就见耶利哥城墙倒塌,祷告中预定在植堂的地区新建和分殖出了5个小组。
而今我们再藉植堂的东风,整个教会的小组再次重整,分堂20多个家庭,分设了4个新的小组,母堂又涌现出来8位新任组长和团契负责人!——关键是人,人到位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因为周边新的城市又有了新的小组,于是未来的、第二个植堂的方位已经进入了视野!
不再作圣诞老人
严格地说,我们教会从来没有真正的宣教,至多做了一点的访宣,或者就像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每年差不多将常费10%的宣教资金派发给各处的宣教士。能否建立以教会为本的宣教?能否让教会自己的弟兄姐妹直接参与海外、甚至是跨文化的宣教?心动就行动。人的脚只要一往外走,看到神的国度、神的心意,本地植堂的土层也跟着松动了。
牧师们带队海外短宣,去到缅甸、柬埔寨等,一年里就有20多人先后加入。在缅甸,我们的短宣队在短短几天里,就先后带了149个缅甸的孩子决志信主,明年还准备将三元福音课程搬到那里,与当地的教会连接,盼望投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去实实在在得着一个村落!在柬埔寨,我们与其他的宣教机构配搭,这次还奇蹟般地带领了一个和尚的太太(那里的出家人可以娶妻)弃绝偶像归信耶稣。此外我们还定期差派弟兄姐妹借着《基督生平》的神学延伸制课程,去帮助当地教会。才两年的功夫,整个教会就看着一点一点活了过来。
为了支持海外宣教,我们在暑期发起义卖,连着三个礼拜预算是$1,500,为要准备礼物在宣教途中分送给当地的孩子们。或许是弟兄姐妹制作的食品太好吃了,又有人捐出字画、收藏,那3个主日午餐时,分教会热闹起来就像在赶集。人人愿卖、人人愿买,结果得到的款项——$4,850!竟比预算的三倍还多。不少人对我说,这样的义卖,教会应该年年都搞。
教会人多,需要多搭建几个宣教的平台,我的梦想是教会所有的领袖,包括组长和事工负责人,在未来的3年中都要实际地参加海外宣教。人只说不动,心里都会怕;都说宣教工场那里没水、没电、再加蹲式厕所,然而你真的豁出去也就是那么回事。
在缅甸,我们的3位弟兄虽信主多年,却从来没有面对面呼召人信主,他们第一次呼召人信主时,那一刻神同在的喜乐和福音的大能,让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却!有位弟兄流泪分享,多年前正在谈及婚嫁的女儿和男友预备去中东宣教,他心里惧怕、不舍,最后以断绝关系要挟,那晚家里劝诫、争辩场面激烈,女儿愤而离去。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儿如今都有了孩子。这次弟兄短宣回来,就愧疚地与女儿分享自己的得着,他说明年你老爸还要再去。
组长早茶
得着了组长就得着了教会,作为班排长出身的牧师,我对此心知肚明。开拓教会我常用的一招就是“组长早茶”,每月一次用最好的菜肴糕点招待组长们吃,吃完了再培训。我会作厨,自制的风鸡、腊肉、香肠,那顿早餐就是十道菜,有人说这是他生平最丰盛的早餐。整整一年吃下来,牧师就不再只是讲台上的形象,平日话说得重一点大家也只能认了。
此外,我的优先次序是,只要组长(当然包括同工)有难,我第一时间就会介入。不是我有什么好,服事就像打仗,他们都冲杀在第一线,前方阵地突然垮了一道口子,那就得我上,所以我支持他们,就像支持我自己一样。
一年之后组长早茶移师教会,变成一季做一次。人实在太多了,最后家里3张桌子都挤不下了。大家说师母做的饭团、烧饼、豆浆比永和豆浆还要好吃。说实在,照这样下去,我们俩也做不动了。我告诉大家,记得我怎么用心对你们,你们也要用心对你们的组员。
北美教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圣经的真理与平日生活的应用脱节,心脑的距离堪比南北两极。轮到小组带查经,人人都会上网下载一大叠资料,讲得口干舌燥,却不去好好思想神此时此刻对我这个人要说些什么。
改变必须从教会的讲台开始!我要求每一个做出口的弟兄,从现在起必须学习做一个解应用题的老师,除了讲清题意,重要的就是告诉弟兄姐妹我自己是怎么来解题的。牧师当然要带头悔改,祷告会上的人称代词就需要改变,不要老是很安全地说“我们”,多多在神面前说“我”就好了。当教会生活的氛围渐渐改变,自然是面具少了,真话就多了;顾忌少了,轻松就多了。
基督徒一辈子都在学习,不是别人教你,就是你教别人。我特别看好一些富有操作性的课程,比如EE/三元福音生活布道,边教边学边做,随时征召出队,以致我们时而会为缺少探访的福音对象发愁。MER/家新恩爱夫妇营,常年定期的婚姻家庭互动满了见证,让不信的新朋老友都看得羡慕。KAIROS/把握时机课程,是教会启动宣教好帮手,你不要动员就会有人来找你。这样三足鼎立,两年里我把这几个门徒导向的培训串联在一起,同工们的脚跟就站得比较稳了。
我和其他3位新老执事组成“守约守望守护守密”问责小组,每个主日之前我们用45分钟在主面前,各自回答7个问题:在过去的一个礼拜里,有没有不当地与另外一位女性约会?有没有在金钱上失去诚信?有没有浏览色情的网页?有没有给配偶家人足够的时间?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读经祷告?有没有记得神的使命和托付?最后要面对弟兄说,以上的几点回答我有没有撒谎。
弟兄都很孤独,牧师更是如此;“两两”外出的原则是耶稣定下的,祂最清楚自己门徒的光景和耐受的程度。问题是别人与你牧师作伴,你若不敞开,没有人会陪你浪费时间。爱里没有惧怕,我们不只是消极的问责,更是积极的生命团契。有人已经搬离到外州两年多了,我们仍然每个礼拜按时相约在主里,借着手机视听一同享受祂圣洁而又怜悯的爱。我们不仅对耶稣负责、对教会负责,也彼此对自己的弟兄负责。弟兄们表现好了,太太们的心就安了。
随时准备阵亡
牧师的角色从来是悲剧性的。好些年前应邀回应“为何事奉力不从心”主题,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参《我还没有“阵亡”》,《举目》71期,https://behold.oc.org/?p=25469,编注。)但说实在,直到今天我都是带着准备阵亡的心在服事的,年近半百、数百人的老教会,要转身、掉头,不那么容易。但自己愿意学做门徒,也想试着去带几个门徒,那你多少得有一点像耶稣那样准备去死的心志。
而今的教会都时兴公司运作的那套做法。你自觉爱心一片从主领受,但你的同工觉得出钱聘请咨询机构来为教会做属灵诊断,并规划教会未来前行的方向措施更为专业,请问牧师的态度该如何?(参《牧羊记》,作者小刚,举目87期,https://behold.oc.org/?p=36609,编注。)你自觉是在领军作战只顾往前,你的同工在后对你的反馈却像年终企业部门经理对他手下的雇员例行评估,请问作为牧师的你,想法又如何?(参《如火在烧——讲台与我》,作者小刚,《举目》92期,https://behold.oc.org/?p=42568,编注。)
不说别的,光是我近年来提出教会两个文化的转变,即从内敛转向外展,从事工导向转向属灵导向,这其中指向如何定义教会以往的历史,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得罪一些曾经辛劳为主做工的教会元老。要不是圣灵在众人心里大动工,要不是大家都还是敬畏主的人,我说不定已经阵亡了。
真实的异象从来都是从上领受的,不会是大家坐着拍脑袋讨论出来的。今天教会不一样了,做牧师比过去难多了,牧师不能再沦为“执事”,不能仅仅参与对事工的表决。牧师要因着托付,在异像中带领整个教会,包括执事会前行。
过去例行的执事会议的中心是大家(包括牧师)对执事们提出的一些事工议题进行表决,而今大家关注的首先是神当下对教会方向性的带领,牧师们对神话语和神的心意的领受就变得格外的重要,而事工议题的表决只是对教会异象的一个具体的落实。低头谈事工,人人都驾轻就熟、津津乐道,小事常常就演变成了大事;而今抬头看异象,原来复杂的事情反倒一下就变得十分简单了,执事会议也越开越短了。
人说北美教会是牧师的坟场,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看每月每年从事奉工场上退下来的牧师的统计数据,多少反映了一点真实的光景。我在想,如果一个牧师连自己都难以在教会中站立住(当然应该被大家多多扶持),他真的很难再有心去谈带门徒、作门训了。作为牧师,我想趁著最后几年,多带几个年轻人出来,我不会编写什么门训计划书,我只是对他们说,我不会把你们放在游泳池里,我只能提供机会,叫你们一起在江河里游上几年就好了。
差不多20年前,儿子要离家独立生活,我为他抹油祷告。我对主说,我把他扔在尼罗河里了,捞起来就是摩西。事后我问自己,那他如果捞不起来呢,那不就死了吗?死就死吧,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不知怎么,此时我的眼前忽然浮现起林书豪退出NBA前夕泪崩的身影,他说了那一句很宝贵的话,“当你知道你是谁,你不是谁就不重要了。”
赶鸭子上架(小刚)2019.05.29
May 28, 2019
本文原刊于《举目》91期和官网2019.05.29
小刚
赶鸭子上架,讲的是一大群鸭子摇摇摆摆走在路上,养鸭人在后拿着竹竿一路地驱赶,鸭子们憨态可掬,非常可爱,赶鸭人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赶鸭子上架,就被解读为强人所难,勉强人去做他力不能及的事情。
回想自己20多年来的教牧关怀,或多或少就像是在赶鸭子。
一、找到平衡点
人在亚当里都一样的诡诈,为了证明自己,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我们会习惯地把“是”,说成不完全是,又会把“不是”,说成不完全不是。为了赢得对方,有时我们似乎不想给人家一点儿退路。无论是教会里的弟兄,还是婚姻中的男女,有时争吵起来都很强悍、得理不饶人,还一心期盼有更多的人会支持自己。
所以做牧师的一定要聪明,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做断事的官,否则你很快就会陷入泥沼。因为同一件事情在双方的口中,永远会是两个不同的版本,而且人的良心都觉得自己说的一点没错。
记得那一次,有人慕名上门找我。他和太太正在办离婚,朋友告诉他,“死马当活马医去找我们的牧师吧!”他一口气给我讲了20来分钟,结论是这辈子倒了霉、找错了人。我当头棒喝,“照你这个德性没有一个女人能和你过日子!你如果真的想死马当活马医,下次就把你的太太带来。”
果然他们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婚姻上,而是出在生命上。身体出了问题找医生,生命出了问题当然要找生命的主。我当下就呼召他们悔改一起去找耶稣。
奇妙的是,那些日子这个人的母亲一直在旁悄悄观看,几个月之后,当我为他们补完婚姻课,他母亲提出,日后要和儿子媳妇一起受洗。一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他们三年级的天才女儿捏了一套迷你的彩色泥塑小动物送给我,成为了我终身的珍藏。
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所以重要的是把人带到神的面前,不是去评判他们的过错:你错三分,他对四分。人离神越近,问题就越简单,不管是错一分,还是对二分。
这么多年的教会生活,我看到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那就是弟兄之间,特别是那些资深的同工之间有了纷争,双方第一时间都会以神的话语彼此对峙,一方总是在强调神的公义,而另一方则一定是在坚持神的慈爱,双方你来我往都觉得自己才是真理的维护者,都认定神无疑是站在了自己的一边。
殊不知,惟有逾越节的羔羊、惟有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才能将上帝的公义和慈爱完全地彰显出来,只有耶稣基督才是公义和慈爱最终的平衡点。当你强调神的公义时,你要知道自己并不完全,因为神还有慈爱。所以我们口里的话就不要说得太绝了,多少要给对方留下一点“生存”的空间,反之亦然。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的前两任牧师,不幸先后都成了弟兄姐妹双方论辩的焦点、批评的对象。最后等牧师走了,教会也撕裂了。我真的不知道那个时候,到底是耶稣在哭,还是魔鬼在笑!痛定思痛,作为继任的牧师,我有责任恢复人们对教会、对牧者的信心和信任。
此外,作为牧者,我有责任告诉弟兄姐妹,如果你还不曾为你的牧师可怜的属灵光景哭泣,还不曾为魔鬼设置在你牧师面前的网罗守望,那你或许还不到说话的时候,你不要以为自己比牧师懂得更多。
而当你开口要说话的时候,你也要小心,牧师终究是神的受膏者,你的话语要有点儿分寸,要先看神的脸,懂一点属灵的伦理和秩序,因为就连魔鬼都知道那一个奥秘,击打牧者,羊群就会分散。人若能因着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看到自己的不完全,那神的教会就会更完全。
二、用盐来调和
牧师在教会不只是讲道,还需要诊断、医治各样的疑难杂症,可以说,牧者几乎每天都需要处理从人来的负面情绪,弄得不好自己的情绪就会深受影响,甚至成为一个不断堆积的“垃圾桶”。作为牧者,如果你不能用盐来调和,你是无法来牧养、带领这个教会的。
这些年,神给我最大的恩赐不是先知讲道,虽然每一次讲道我都非常认真,都带着极大的感动走上讲台,也知道神要借着我对教会、对会众说话。但最让我醉心的还是教牧关怀,因为每一次与人面对面的相交,几乎都能让人经历到神超然的作为。
圣灵会参透人心,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人看到问题的症结、背后的隐情。然后借着神的话,句句定准,断其后路,把人的心从一片乱像中显明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赶鸭子。赶鸭子者仿佛一个架桥的工人,是为了让人到神面前。而我最大的喜悦是有人因着这样的服事与主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在神的大光面前,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圣洁的、是完美的、是了不得的,包括我这个正在帮助别人的牧师在内。
最有意思的是调解夫妻的矛盾,要知道不少的夫妇关上门讲话都是凶巴巴的,好像不以吵架的口吻,他们就没有办法正常地沟通。他们会告诉我,很不好意思来麻烦牧师你,因为常常引发争吵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讲得都对,但人只要一碰到圣灵,他就会为自己常常以否定配偶来高抬自己的丑陋、苦毒羞愧万分!所以差不多每一次的陪谈,最后我们都会看到戏剧性的果效。
记得有一次一对夫妻在公婆面前吵架,进而推推搡搡,摔了电脑、扔了手机,等我赶到,警车已经在那里了。我进门看到婆婆在大声哭号、儿子失控倒地、孩子抱成一团、媳妇准备离家。那一天晚上我们找到了在外过夜的妻子,她出人意料地冷静,可能已经做好了最后离婚的准备。
她倾诉了很久,我打断了她的话,看着她问,这辈子你看重过你的先生吗?短暂的停顿之后,她开始抽泣进而大哭起来,圣灵的大光刺破了她里面的骄傲,整个防线一下子全然崩溃。整整半个多小时,她嚎啕大哭、涕泪俱下,她对神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妈妈、不是一个好女儿、不是一个好媳妇、不是一个好妹妹,(原来她常常向还没有信主的姐姐抱怨自己的婚姻,以致让姐姐跌倒)。
她的丈夫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每个周末要开好几个小时回家,每次踏进家门,他从来不敢提请太太搬家的事情,就怕太太抢白说自己在这里又带孩子、又做工比他还辛苦。然而当妻子真心悔改之后,她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放下自己引以为傲的工作,带着孩子安安静静地跟从了丈夫。多年之后我们前去探访,看到一家子在主的里面其乐融融,结果神赐给妻子在职场上的尊荣大过先前。
三、信神的权能
保罗说,要将人的心意夺回,使他顺服基督,这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高言大志只能把人带到人的面前,唯有圣灵的大能才能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人迁到祂爱子的国度。
好多年前,我到某地教会服事,谁知接待我的同工一进家门就滔滔不绝和我讲他们牧师的问题,口无遮拦,一点都不怕神。我看清他们夫妇生命中的破口,就奉主的名呼召他们跪下来悔改。结果他们哭泣在神的面前,承认自己已经多次被神重重管教而不悔改。
又有一次,是教会校园团契的十多位年轻同工,出于骄傲就是不满教会差派的传道人,他们彼此已经讲得口干舌燥,最后就来约我要好好谈谈,目的就是希望教会尽快替换传道人。
我看神的灵不与他们同在,说了半天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理由,还都在肯定这个传道人蛮有爱心和热心。真的有点像巴勒聘请巴兰要他咒诅以色列,但神不允许,结果只能说些祝福的话一样。
我自己是校园团契出身的牧师,看到今日教会校园团契的属灵状况真是痛苦万分。我在神面前还是问大家同样的一个问题:今天你们能否告诉我,是耶稣在哭,还是魔鬼在笑?圣灵的风一下就吹了过来,在我开声祷告之后,我听见了哭声,接着是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在哭泣中向神痛心地悔改和祈求。
2000年我们回国短宣,妻子的小阿姨是个法轮功的小头目,每天晚上打坐通灵,死都不怕,姨父军人出身是个老革命,看着干着急,拿自己的太太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与阿姨是“狭路相逢”,8年不见,第一句话我就很重,“阿姨,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一个小女孩拉着父亲叫爸爸,很好。但拉错了隔壁的叔叔,拼命叫爸爸,小女孩会羞愧,爸爸也不会高兴。”这哪里是问候,完全就是属灵争战!
不等我阿姨缓过神来,我就问她愿不愿为她祷告。见阿姨没有拒绝,我就举手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神在灵界中捆绑撒但的作为,开我阿姨灵里的眼睛,让她真实地看见神!
就这么短短几句的宣告,等我睁开眼睛,竟然看到阿姨的眼角有泪水。两天后,我们再上阿姨家,圣灵大动工,阿姨终于流泪悔改,开口认耶和华为真神,认耶稣基督为救主。那天我们乘胜追击,将阿姨家4大包偶像物品统统扔进了垃圾箱。
如今阿姨是一位安安静静的基督徒,80多岁了还在教会司琴。几年后我又藉浪子归家的故事带姨父归信了耶稣。他过世时,单位要出面办葬礼,阿姨则坚持以基督教的礼仪入葬。那天来了很多的人,教会诗班唱诗,再加上牧师的福音信息,叫许多人欢喜,又叫许多人跌破了眼镜。
作为牧师,我常常去“救火”。有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深更半夜来电第一句是告诉我,牧师如果你接不到这个电话,下一个电话就是9.11。每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时,我便有点“幸灾乐祸”,因为正是弟兄姐妹有了难言之隐、锥心之痛,神才让我介入到了他们的生命,做了他们知心的朋友和实际的帮助者。我感谢神给我的这个职分,让我一次次经历祂的大能。
师母泪(小刚)2018.11.30
November 29, 2018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8.11.30
妻子梅影和我一同进教会、一同受洗,但我在特会上接受呼召奉献传道时,她坐在我身边,并没有一同回应。直到一年之后我要去读神学的前夕,她才听到神对她说,“一家人要苦,苦在一起。”于是她就放下工作、收入和(已经豁免的J-1)身份,带着孩子与我从印城搬迁到洛城。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
一
有趣的是,第二年她竟然成了我神学院的同窗,有天院长问她,梅影你的呼召是什么?她摇摇头看着我说,她心里有感动,以后要跟着我一起去传道。院长说这就是呼召了。我们是第一对从国内出来双双献身传道的夫妻,院长请当天在校的同学都过来为我们按手祷告,我们两个人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所以说,梅影作师母是她自己“撞在枪口上”的,不全因为我是牧师她就“强迫中奖”的。
那时我刚出来读神学,家中没有一点收入,为了补贴家用,梅影就去做保姆。她照看的是一个自闭症的小女孩,那个家庭主仆分明,不请梅影同桌吃饭,于是梅影的眼泪就往肚子里咽,每天与主人斗气,工作10个小时硬是不吃一口饭。我看了心疼,她从来就是一个自视清高的女子,出国前在上海还是个医生。但等到她换到第二家、第三家做保姆时,她的性格就越来越柔和了,回到家脸上也开始有笑容了。有一天她拿着工资自豪地说,“嗨,是我在养活你!”
真的,神很幽默,传道之前,要梅影先去作人的保姆,这样既学了顺服,又学了马大的手脚。于是差不多连续20年的植堂拓荒,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梅影总是喜喜乐乐从不叫苦喊怨。
二
梅影会做一手的好点心,特别是她做的“福音烧饼”,有点像江南的蟹壳黄,口感酥脆,层次丰富,每次探访我们都会带上一包。所以我们家的冰箱里,最多的就是一袋袋现成的烧饼。现在回头看,其实梅影制作点心的技能和爱好,就是从为人保姆开始的。圣经说,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想想我这人嗓门大、脾性率直,讲话又不喜欢绕弯,多少会给人一些压力。而师母有一双擅长做点心的巧手,再加上我半个科班出身的厨艺,有时我的话虽重一点,弟兄姐妹就著美食,也就比较容易“咽”下去了。
梅影绝对是我的粉丝,平日听我讲得太多了,所以我讲上句,她就知道我下一句会讲什么,但每一次当我在与人分享的时候,她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好像第一次才听到似的,让我很得激励。她兄妹6个,每次她与家人提到我的名字,我都可以感受到她心里面对我的那份敬重和欣赏。我从小喜欢敲敲打打,所以家里铺个地板、修个墙面、装个窗户、搭个Deck还都挺专业的,所以在她的眼里,我一定还能造个房子。她知道我这个人最喜欢听赞美的话,我告诉她,三年困难时期,我心里最恨吃煮熟的胡萝卜,但因为父母每次都表扬我,我就会吃得更多一点。所以,她从来不会吝啬为我的表现鼓掌,如此使得我下一次在她眼前的作为就更了不得了。
梅影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不仅有第六感觉,还有第七感觉。牧师是一个领袖,容易受人的推崇。那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免去权、钱、色各方面的试探?梅影心里有一个谱,认定只要自己的男人怕神、爱神,她就有安全!所以,这些年我的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个相同的认知,那便是如果太太在我旁边,我不好意思说的、做的、看的、想的,我就对自己说No!我想,爱妻子这事看起来很小,但如果我连这些都不愿去做,我就不用再对弟兄姐妹去说要爱人、爱神了。
三
梅影的胆子一直很小,她从不敢开车上陌生的路,她甚至不敢到商店退东西。每当我帮着她去退东西的时候,她总是躲得远远的,笑着偷着看,好像一个小学生做了什么错事怕见老师。在教会她从来都很安静,只顾做事,不多说话。她最怕的是遇到一些强势的姐妹。跟着我作了师母之后,她曾经被教会中的一些纷争吓到过,虽然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亲身经历的。
有一次牧师节,在我们一位牧师朋友的教会里,有老姐妹给牧师送了一个蛋糕,上面写着牧师的名字,结果教会的长老竟然当场把牧师的名字刮去了,说主耶稣是教会的元帅。还有一次,我们的牧师朋友夫妇都得了严重的抑郁症,那位师母亲口告诉梅影她心中的恐惧,因为每次教会同工会都像是开批斗会。所以直到今天,每一次我开会回到家,梅影都会习惯性地问我好不好。
也许与其他的师母比起来,梅影实在是蒙受恩典太多了。她倍受宠爱,首先在教会我从来不会拿她开玩笑,也从来不让同工们为难她。梅影对人说她没有什么恩赐。我说这是真的,她只要陪伴我就够了。其次在家,我从来就把她当半个女儿,在家里有时我就直呼她“女儿”。对妻子,我们作男人的有时还会争个对错、高下,但对女儿,作老爸的因着爱怜,就只会摇摇头,选择包容接纳。
梅影手脚勤快闲不住,但少有保护意识,做点小事常常都会这里弄痛、那里碰伤。所以家里任何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责任,对她可以只是一个选项,她只要安心、开心,觉得自己有点参与感就好了。说白了,她能这样无怨无悔跟着我“折腾”,已经够不容易的了(参见《牧羊记》举目87期)。
在教会这么多年,因着她的谦和,走到哪里都为弟兄姐妹所爱惜。她说她最难过的是自己的丈夫有时在教会受莫名的指责。20多年来,我记得唯有一次她含泪对同工们说了一句重话:“你们不能这样错怪牧师。”
但梅影的胆子终究是被神壮大了。她第一次被惊吓是拿出辛勤打工积攒的一点钱,去租借场地开拓教会那年。谁知忙中添乱,手头拮据不说,正值半个撒拉年龄的她又怀孕了。她真的被吓著了,但神应许说,我给你们一个肉身的印记,以后你们只要看到这个孩子,就知道我的恩典在。如今这个儿子拿了总统奖学金快大学毕业了,都有女朋友了。
她第二次被惊吓是我婉拒了一个基督教杂志社做编辑的邀请,继续牧养初创的教会。那时我们一家4口,没有收入、没有身份,就因为神对我说,现在正是开垦荒地的时候,你们要为自己栽种公义,就会收割慈爱(参《何》10:12)。果不其然,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收割当年栽种的福气。
第三次的惊吓是传道之初因着孩子的罪错,我不得不引咎辞职,离开了辛勤开拓牧养7年的教会。那天清晨,当我清楚神的旨意决定举家搬迁,梅影蜷曲著身子扑倒在地上,那撕裂心扉的哭声,好像有人把她的孩子活活地从怀中夺去。如今我们这当年犯错的孩子是浪子归家真心爱主,还一口气生了1男4女5个小孩。他对我说,老爸你只有2个儿子没有女儿,我就为你多生几个孙女了。因着神的怜悯和恩典,这些年我们被神带上、带下,带东、带西,但梅影信心满满,早已不再胆怯了。
四
去年是我们35周年的珊瑚婚庆,年初我们就预定了9/11去墨西哥的坎昆看珊瑚。谁知那日子真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9.11”。那天我陪着梅影去见医生。妇科例行检查的结果发现她罹患乳腺癌,需要手术切除。有人告诉我说,很多的师母得癌症,我不知这个说法有没有统计学的根据,但依我的实际感受,这多少与属灵争战有关。
进入化疗前,梅影就决意先要理发,省得到时一把一把脱发看着难受。那天我拿起电动剃刀就想哭,我这个大男人还都没有理过光头,从来漂亮爱美的她却笑着打岔,“好一个芋艿头!”我们俩是含泪在神面前一起祷告,“主啊,我们的身体已经不再完全,但你就是我们头上的遮盖和荣耀!”
《一粒麦子》是梅影在病痛中最喜欢的歌,我们时而会在治疗之前一起吟唱:
“一粒麦子 ,它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不论过了多少时候 ,它仍旧是它自己。
它若愿意 ,让自己被掩埋被用尽,就必结出许多子粒 ,经历生命的奇蹟。
主 我愿意 ,主 我愿意,让自己像种子落在地里,失丧生命必反得生命。
主 我愿意 ,主 我愿意,放下自以为应得的权利,在我身上成就祢旨意。
呼召如此崇高 ,种子何等渺小,定睛标竿直跑, 必见神的荣耀。”
如今梅影的治疗刚刚结束,整整8个多月的化疗、放疗,几经死荫的幽谷,她常有情绪的跌宕起伏,常有伤痛的眼泪叹息,但我看她内心始终不失盼望。身体稍微好一点,她就会继续做福音烧饼,继续随着我一家一家去探访弟兄姐妹。
20年前在一次恩爱夫妻营会里,我曾在给梅影的情书中写道:“如果重新来过,我仍然要娶你为妻。”谁知她给我的“回报”,是在有一年的父亲节,她竟红著脸当众宣告,“如果重新来过,我仍然要嫁给他!”是的,我们都已经是60好几的人了,我也曾在主面前说过,如果重新来过,我仍然要作牧师。所以,这样看来,梅影仍然会是一个师母,假若让我们重做抉择。
一个男人经历的温柔(小刚)2017.01.25
January 24, 2017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81期和官网2017.01.25
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刚”字,人如其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脾性。所以《举目》的编辑邀我写文章谈谈“温柔”,我第一个反应是:他们找错了人吧?
只像牧师的爸爸
记得那年孩子离家出外读书,我问他:“你怎么看爸爸?”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不像一个父亲,像一个牧师。”
那时我出来传道不久,对“事奉原都是因着恩典”认识不深,心里常惧怕。
其中一怕,就是怕被人说,我身为牧师,儿子却不像样。所以我对孩子很律法,说话带着教训,总是凶巴巴的。如今儿子已经有4个孩子,但与我说话时,那神情有时还会像没有完成作业的小学生怕见老师一样。
这是我的错,也是我的痛。原来,对人的温柔是一种胆量,是一种里面的刚强!遗憾的是,那时我没有,也不太懂。直到与儿子分离多年之后,每每念及孩子,就会烧几个他爱吃的菜,快递寄给他,给他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点安慰。
耶稣的温柔
一说到温柔,我们自然会想到人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态度,和为人的性情。然而耶稣说的温柔,远比这一切都深刻得多。
温柔是圣灵的果子,温柔蕴含着从上帝来的一种美,有节制、不张狂,肯舍己、不嫉妒,愿谦卑、不自夸,能忍耐、不利己。
这些属灵的品格,不可能靠着我们天然的血气就能活出来。温柔,是人被圣灵掌管、引导、塑造,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
温柔的人是灵性成熟、生命丰盛的人,是大有能力和智慧的人,是凡所做的都能荣耀上帝、造就人的人。所以,温柔不是女人的专利,不等同于亲切随和、凡事忍让、与世无争。
这是为什么,从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保罗,竟然会柔情似水——为了良心软弱的弟兄,他可以不吃肉;为了逃奴阿尼西母,他甘愿谦卑求情;为福音里所生养的众人,他能够昼夜流泪。
我看到过一张油画,在十字架柔和的荣光里,耶稣怀抱着一个昏死过去的士兵。那人头戴钢盔,右手拿着铁锤,左手拿着钢钉。我心里琢磨:这不就是刚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罗马人吗?
这时,我似乎听到耶稣对祂怀抱中的人说:“你不知道,只有我死,你才能活。”哦,耶稣!全世界的人都对仇人说:“你死,我活!”唯独你却说:“我死,你活!”
让教会炸锅的讲道
2007年,我蒙差遣去德州奥斯汀植堂拓荒。临行前,我对主说:因为是出于你,若是我有一天走不下去,我哭也要哭到你的面前。
教会进入第6年的时候,我真的哭了。那天,我们教会青年团契的传道人,突然在青少年的主日聚会上,宣布要离开,原因是我这个牧师对他不接纳。整个教会为此炸开了锅。
他来我们教会不久,但在要不要让尚未受洗的弟兄姐妹带领诗歌敬拜的问题上,与我这个年长的牧师有多次的争论。他甚至借着讲台批评我。我生他的气,觉得他一点都不顺服,太过骄傲。
我们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他最后竟然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对我的意见。在第二天的长执会上,他甚至说我已经快60岁了,可以考虑退休了。我对他就更为不满。心里对他不只是批评,更有愤怒。
接下来的主日,按著顺序,我应当讲登山宝训“不要动怒和咒骂”这个主题。这个道,我还讲得下去吗?我想逃避,但是不行,圣灵不允许我换一个题目。
偏偏那个礼拜,我又在读《民数记》。我觉得自己就是《民数记》22章里,巴兰所骑的那头倒霉的驴子,3次被上帝的使者拿着刀拦住去路,无法前行,又遭主人连连击打。
我被上帝逼到了死角,没有退路。
我没有想到,在奉献传道20年之后,上帝会让我学这样的功课!登山宝训所有的教训,都是要耶稣的追随者行出来的!
最后,我俯伏在主的面前说:我愿意!我愿意放下自己!我也愿意在教会弟兄姐妹的面前向我的弟兄道歉,为着我内心曾经对这位年轻的传道的怀恨和不接纳道歉,为我们教牧之间紧张的关系给弟兄姐妹带来的困惑,以及对教会的损伤道歉。
当我悔改在上帝的面前,我感受到耶稣伸展双臂,把我紧紧地围抱在祂的胸前。
那天我在上帝面前哭了很久。是上帝把我拽出了大坑,脱离了死地——祂没有让我去与人争辩、解释你对我错,祂没有让我在自恋自艾中沉沦。祂也没有让魔鬼借着我的血气,把我活活吞吃。
当我顺服圣灵的带领,上帝就救我脱离苦境,给我重新站立起来的力量。那天讲完“不要怀怨和咒骂”的道,许多弟兄姐妹流着泪来与我拥抱。
承受地土的温柔
我想说,温柔不是人天然的品格和性情,它甚至不在道德的层面。
我里面实在没有温柔可言。人真的要想温柔,只有与主的死认同。这就像献祭一样,不在于你已经向上帝献了多少,而在于你为自己还保留了多少。你里面死得越多,你因着主,向人的温柔也就越多。
我看到当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牧人,在滋润的约旦河平原,因草场相争时,亚伯拉罕对罗得说,我们是骨肉,骨肉不可相争。遍地都在你我的面前,上帝给我们的不会不够。你要左,我就往右,你要右,我就往左。这是温柔!是有福的,是承受地土的。
我看到以撒顺从上帝的旨意,在饥荒之年,始终持守在基拉耳谷。在连续挖好的活水井被抢之后,也没有抱怨。直到极为艰辛的相争之后,上帝又赐给他无比的宽阔。这是温柔!是有福的,是承受地土的。
我又看到雅各,临终扶著杖头敬拜上帝,对他的儿子们只讲上帝要他说的预言,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这是温柔!是有福的,是承受地土的。
在新约,保罗为了保守耶路撒冷会议的成果,做出极为不容易的妥协,带人进入圣殿,行拿细耳人的礼,并为此付了规费。这是温柔!是有福的,是承受地土的。
老约翰在拔摩海岛,写信给亚细亚的7个教会。那时,其他的使徒都殉道了,没有人比他更老、更有资格了。但他称自己“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启》1:9)。这是温柔!是有福的,是承受地土的。
我需要的温柔
我奉献传道已经20多年了,常常念及圣经中一个令人震撼的画面:耶稣面对一群律法主义者,他们群情激昂,正想借着摩西的律法,砸死一个行淫犯罪的女人。
多少次,我看到自己也在其中,正抓着一个似乎比我更糟的,要在上帝的面前表明自己比他更有义。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说了这话,耶稣竟然弯下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直到人们扔下了手中的石头,一个一个地走了。
耶稣没有按着我的过犯审判我,而是以祂的怜悯,一次次留下悔改的空间,让我回转向祂。那是温柔,是我永远的需要。
记得在一个圣诞夜,圣灵提醒我,要给一位传道人发代祷信。我心里和他有过节,十多年了,我一直难以释怀。妻子问我,他会不会回信。我说不知道。我去信感谢他在我传道之初给予的帮助,愿他在主里赦免我曾经的无知。
当我把代祷信送进邮筒,我的心一下子释放了,透出说不出的轻省。平安夜真的就是圣善夜,那是圣诞的主真实地降生在我的心里!
半个月之后,我接到这位老传道人送给我的书,和用颤抖的手写下的信。我曾听到一位前辈,说及他与人和好的故事,“与其有一天在主面前,我们彼此见了脸红,不如趁还活着彼此和好。”
去年年底,我去信的老传道人被主接去了。我知道,自己有一天在主的面前见到他,已经不会脸红了。
做梦吧!(小刚)2019.04.24
April 24, 2019
本文原刊于《举目》90期和官网2019.04.24
小刚
我刚刚出来传道,就听老牧师说:“不会做梦的传道人,不是好传道人。”我先不说自己好不好,那有点傻。我想说的是:“牧者若不学着做点梦,是很容易抓狂的。”
一
我直白地对教会的同工说过:“你们和我一样爱主,甚至有人比我更爱主。然而我既然蒙召成为牧师,生命中就有一个点,是你们少有的,那就是我总在思考:教会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做梦,并总想叫别人也一起来做梦!”
梦,多少都带着期盼。梦的对立面,就是似乎难以改变的现实,像一堵厚实的城墙。
我所牧养的,是一个内敛有余、外展不足的教会,充满了恩典,却在几近半个世纪内从未植堂。主日讲道时,往台下一看,会员的头发大多白了(平均年龄53岁,平均信主年龄18岁)。再不起来,路都要走不动了!
前年的会员大会,我借着教会主题“扩张你帐幕之地”,代表教牧、长执提出了“3年植堂计划”。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收到各小组归纳出来的意见书,整整6大张,大多是负面的、怀疑的。
那一年,我真像耶利米说的,有烧着的火闭塞在骨中,一面是神开启的异象,一面是滞后的会众。我火烧火燎,连着讲了16篇扩张帐幕的道。那份急切,真的有点像当年连着向百姓喊话的哈该和撒迦利亚,他们一个话还没有讲完,另一个已经插了进去。
我不断鼓励同工:不要怕!我们是领袖!教牧长执退修会,我们一起学习、探讨:如何创建一个领导导向的团队——不是牧师一个人,而是教会的一群人!学习材料里说:“我们越是往领导而非代表会众的方向走,我们会众的合一度和支持度就越强。”是的,我们不能做四平八稳的“分析师”,我们要做“牵引师”,抬头看准神的旨意,再把大家带起来。什么是领袖?中文很传神,就是“领子”加“袖子”,因为那地方最容易磨损,所以领袖需要多一点的耐受力。
二
我们教会有过两次带着分裂意味的植堂。一次是20年前,一群住在南边的弟兄姐妹嫌教会远,希望能在自己的居住地独立聚会。他们没有得到牧师的首肯,凭著血气开始了主日崇拜。于是,分裂的阴影就一直随着他们,直到有一天,他们到牧师向主悔改,讨到了祝福。
另一次差不多是10年前,被教会解聘的牧师和一些弟兄姐妹,在教会的不远处,建立了一个新的教会。因为属灵的秩序不对,就给日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难处。
属灵的事,真是一个奥秘。如果人都懂得守秩序、讨祝福,即便像雅各一样,死皮赖脸地讨要,都会蒙神的怜悯,不会像以扫轻看自己的长子名分而遭咒诅。
教会与其在病态中分裂,为什么不趁著健康去分植呢?儿女长大是要婚嫁的,这是常理,也是常识。教会不一定要往“大”里走。当年耶路撒冷大教会被打散,带来的益处岂不就是赐福给了更多的地方教会吗?
好几位同工对我说过:咱教会的钱用不完!我回答:不是我们教会钱多,而是我们教会根本就没有异象,不懂怎么用钱!不错,我们每年拿出差不多15%的奉献,支持世界各地的几十位宣教士,但自己的会众,却从来没有亲身参与海外的宣教。
我们不断地积累各样的属灵资源,却少有发散。这些年经过EE(三元福音个人布道)培训的会员有100多位,如今都走出教会去实践过。经过TEE(为期一年半神学延伸制)培训的有20多人,经过MER(家庭更新)培训的家庭也超过50……受培训的密度之高,就是在整个北美华人教会中也是少见的。
如今教会人满为患、车满为患。这当然是好事,大家都说哈利路亚!不过,其中隐藏的危机,也是明显的。
三
读过圣经的都知道,有3种恩膏是从天上来的,那就是先知的恩膏、祭司的恩膏和君王的恩膏。一个人同时得到3种恩膏的,好像不多。摩西是一个,大卫是一个,撒母耳是一个。
当牧师的,也要向神求恩膏——若没有一点先知的恩膏,没有办法讲道;若没有一点祭司的恩膏,不能把人带到神的面前;若没有一点君王的恩膏,无法领导会众往前。
前两种恩膏,我们都很熟悉,但我们却很少强调后一种恩膏。其实除了心里的纯正,牧者还得要有手中的巧妙!可惜我们善于平衡,却少有坚持。我们因为缺乏属灵的领导力,反倒常常被会众或大或小的声音、或好或坏的欲望所左右。尊重人过于尊重神,害怕人过于害怕神,讨人的喜欢,过于讨神的喜欢,时不时就发生在我们这些牧师的身上。
就如我们教会,有Awana事工,提供孩童的教导和照顾。结果,教会众多的小组(即使空巢的),都以Awana为中心——只要Awana放假,小组就跟着停止聚会。能否突破教会的围墙,让小组的弟兄姐妹回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聚会,积极地去影响和祝福社区呢?就此,我差不多讲了两年,但大家都是大眼瞪小眼,毫无实际改变。
要更新教会的属灵生态环境,是何等的难啊!我改变策略,带着“福音烧饼”,连着走访了几十个家庭,深入分享教会外展的方向,并挑战弟兄姐妹——当年,神命令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百姓,要为那城求平安,祷告耶和华。神说得很清楚,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今天,我们的城在哪里?如果我们连家门都不愿打开,如果我们对自己的邻舍没有一点福音的负担,我们怎么可能成为这地的祝福?怎么能得到神同在的平安?
那时,全教会也正在学习华理克牧师倡导的为期40天的祷告。因着圣灵的催逼,我们教牧、长执同感一灵,齐心努力,结果所有的小组,在暑期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社区聚会。我在灵里看到的景象,就是耶利哥大城在众人的呼喊声中,轰然倒塌!
做梦总得付点代价。我不否认,我时而会遭挫折,甚至踢到铁板。那或许因为我走得太快,或许因为我的带领风格,有人无法认同。然而,能登高望远,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一点,至少不会再为一点小事彼此找茬。想想那些有小孩的家庭,看似鸡飞狗跳,却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不像有些人家,看似一尘不染,每天唠叨的却尽是陈芝麻烂谷子。
只要认凖前行的方向,早点、晚点又怕什么!只要自己心里的灯还是亮的,那就好了。结果在神手里,经历些挫折,人才更懂得将荣耀归给神。
四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了我们教会所在的小城。神早一步把我们带到这里,祂的心意是什么?我们的教会不能只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深入连接每一个社区的网络,应该是流动的血脉!
能不能让当地所有的华人都听到福音?能不能在每一个有华人居住的社区开拓小组,让人就近找到基督徒、找到聚会点?应当如此!
然而,弟兄姐妹个个都喜欢“抱团”——有的小组实在太大了,早就应该分植了,弟兄姐妹却怎么也不愿分开。我就釜底抽薪,一家家去寻找潜在的小组长人选。结果神的时候一到,一个个新的小组就脱颖而出。
你相信吗?第一个新植的教会,将成为眼见的实际,因为哪里有新的小组,哪里有福音的热点,哪里就是未来植堂的所在。
你相信吗?从“扩张你帐幕之地”到“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才一年,植堂就变成了教会全会众的共识。
你相信吗?从此,外展植堂成了我们教会的常态。我们这些踏入属灵更年期的人,将重回生育期、青春期!就像神当年对以色列百姓的应许: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没有丈夫的要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
这些日子,我和师母常常在社区里走祷,求神将脚掌所踏之地赐给我们。
“不会做梦的传道人,不是好传道人”,我们共勉!
两难的抉择(小刚)2017.11.15
November 15, 2017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84期和官网2017.11.15
刚出来传道时,我就听人说,一个牧师的生命中将要有三个“随时”:一是随时准备有人请你吃饭;二是随时准备讲道;三是随时准备死。
一、留,还是走?
我和妻子梅影是一边读神学,一边拓荒建立教会的。我的学业尚未完成,梅影竟然在半个撒拉的年龄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时正处教会初创第二年,也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有点像保罗形容的,外有逼迫争战,内有软弱惧怕。
那时我们很辛苦,但辛苦还不要紧,问题是毕业之后的身份、一家人的开销、医疗保险……这些重担压心头,那时我们每月连正常的收入都没有,日子过得像是以利亚常在等候乌鸦叼来的饼和肉。
这时我接到了一个有名的基督教杂志社社长的电话,他邀请我去做杂志执行编辑。是的,我没有听错,是执编!我的心开始狂跳:我专业是中文,曾经梦想的就是当作家!最重要的是,毕业之后事奉的路向清楚了,一家大小的生计也跟着有着落了。
那一天主却对我说话!“你们要为自己栽种公义,就能收割慈爱。现今正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你们要开垦荒地,等他临到,使公义如雨降在你们身上”(《何》10:12)。每一个字都是放大的,我恐惧战兢跪在地上,上帝让我看到一幅异象:在一片广袤的田野上,蓝天、白云、红日,我和妻子在开荒耕耘。我在前俯身背犁,梅影在后手扶犁头。两个儿子在一旁奔跑、玩耍。他们的头上,还有飞翔欢叫的小鸟。
我对妻子说,我不能去做执编,上帝叫我们开荒。“难道只有你祷告,人家牧师不祷告吗?”梅影发急争辩道。我说,上帝不会矛盾,祂不会一面感动我们开荒,一面又叫我远走高飞。
我婉拒了杂志社的邀请,也同时告诉我的同工们,我不会因为经济和身份的原因离开教会。
这以后每次读到《创世记》,“这事以后,神试验亚伯拉罕……”(《创》22:1),我就会想到自己。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家经历的许多福气,我觉得都与那一次的试验有关。
二、抓,还是放?
开荒传道到了第7年,正当我为著教会的建造,在连续传讲《重建上帝的殿》系列信息时,想不到我又再一次面临两难的抉择。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子悖逆,这直接冲击到我在教会的服事。我看到这背后是属灵争战——魔鬼当然知道击打牧人,羊群分散的道理,牠巴不得把我打倒在地。我告诉别人,我宁愿死,也不会离开教会!我们从零开始牧养教会,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都已7年了,怎么可能让我放弃!
那一天早晨,那从上帝来的可怕的印证真的临到了,祂把我接下来主日要传讲的、已经写好了讲章的信息的感动一下子拿走了!白纸上面每一行字都是熟悉的,是我自己写上去的,但此时此刻,这信息却是如此陌生,感觉离我好远。
我从来是按著顺序读经的,上帝的话如此清晰地临到了我。“他说:‘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但》12:9—13)
祷告清楚,上帝不仅要我放下,他还要我带着孩子离开教会!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眼前还能浮现那天早晨的情景,梅影听到我的决定,扑倒在地上,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号声,就像有人用暴力将她的孩子活生生地从她怀中夺去!
“我们怎么可能与教会、与弟兄姐妹分离!我们每一天想的都是他们,我们好像就是为他们活着的!”多年之后,当我重新回到牧会的岗位,我读到了祝健牧师的散文诗《牧场旷想》,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除了对羊有价值,牧人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行,什么都没有。牧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羊而活。
……
牧人满意的笑,是看见羊慢慢长大了
……
羊若不存在了,牧人的心从此也会像一抹晚霞将从地平线上消失而去。
……
弟兄姐妹并不真正明白我们为何离去,他们有的还很年轻。记得有人含着泪、咬著牙对我说:“我一生只有被两个人骗过,一个是毛,一个就是你这个牧师。你不是说死都不走吗?!”
我的同道牧师们也劝慰我:“葛培理牧师的儿子,辛杰米牧师(《疾风烈火》的作者)的女儿,他们都曾经悖逆,最后不也因着上帝的怜悯与恩典回头了吗?”
借着安息年,上帝把我们一家带离了暴风圈,祂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传道之初,我对上帝的恩典缺少体认,每一天忙于服事,喜欢用律法管教孩子,因为怕有人说他不像一个牧师的儿子。作为一个父亲和牧师,我都很失败。我需要修复与上帝、与我儿子的关系。
安息年之后,儿子定意独立闯荡人生,他知道爸爸妈妈没有任何的钱能够给他。儿子与我们离别的那天晚上,狂风暴雨,天都像要倒下来。我为他抹油祝福。我对上帝说:“主啊,我把儿子扔在尼罗河里了,你捞起来就是摩西!”要是捞不起来呢?我没有想那么多。但我不会放弃,我只是放手!我依旧每天为他祷告,他年幼的弟弟,也记得每一天为哥哥祷告。
怜悯人的上帝最终把我的儿子从水里捞了起来。儿子在大学里结了婚,夫妻俩都爱主。他们刚有了孩子,还不知男女,就想要我为腹中的孩子起名字。我想到了上帝的祝福,不都是加倍的吗?我求问上帝,祂一下给了我6个名字:加荣、加恩、加力、加国、加名、加福!
我自己都被吓到了,不过一想反正我有两个儿子,一个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祝福,也许两个就可以。谁知当大儿子有了第二个孩子时,他们就对我说,他们想要生7个!我便急忙给他们添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加满”!如今,大儿子的第5个孩子就快要出生了,就这一点来看,他们的信心确实胜过了我们作父母的。
那一年,我们被上帝活生生地拔出来,祂深深地医治了我的“奶瘾”,以致我不再“恋栈”。我的教会、事工、梦想、负担,所有这一切本来就不是我的,那都是上帝的!圣经不是早说了:“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上帝”(《林后》3:5)
三、是,还是否?
20多年的牧者生涯,我经历过两次应聘,应聘的两个教会都是具有40年以上历史、好几百号人的大教会。而我被聘牧的经历,其中一个是该教会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耗时不到两个月;另一个教会(我现在牧养的教会)的聘牧过程,却耗时差不多1年。
聘牧的程式走到最后一步,我要回答一个两难的问题。教会对我说:“你的个性比较耿直,带领风格和一些牧者很不同。你有时比较主观,表达上又夸张,用词又绝对化,这些会让有些弟兄姊妹有压抑感,加上很多华人比较内敛谦让,长此以往,你的风格容易造成教会缺乏沟通与健康的讨论氛围。你与其他同工合作可能会是一个挑战。”
教会的话很实在、入理。我无法躲避这些问题。聘牧的过程已经拖得太久了,我有点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感觉:“我若再坚持,那岂不功亏一篑吗?”我心里冒出了一丝诡诈:或许我可以在教会面前自我“批判”,委屈求全。
但祷告中,我心里面只剩下一个感动:我可以不去这个教会,但我不会“造假”,这信心是祂在争战中给我的一份宝贵礼物!
我告诉应聘的教会:你们担心我的个性和风格,能否与你们匹配,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如你们已经从我以往服事的经历,和我的身上所看到的,我的个性和品格中有执著、勇敢、热忱的一面,但我却少了温柔,委婉,谦恭的另一面。我比较多地领受了上帝公义公平的属性,但对祂的慈爱怜悯则领受较少。你们会更喜欢哪一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上帝借着过去的环境,造就了我的个性和风格,这也是祂赐给我的一份宝贵礼物。
谁都知道,在北美华人教会做牧师不容易。首先说说教会的“公司制”。在人们的眼中,牧师只是一个CEO,是受聘的。有一次在聚会中,我问弟兄姐妹:牧师最怕的是谁?有人抢答,“师母!”——我想,绝大多数牧师最怕的不会是师母,而是他身边的同工和会众!
我有一位朋友,得了严重的忧郁症,最后他不得不从牧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他说:“我不是目中无人,我是目中全是人!我怕人,于是我失去了上帝,最后也失去了人!”上帝评价大祭司以利“尊重人过于尊重神”,以利的情形,其实也常发生在牧师的身上。我也如此软弱过,事工的压力、人为的批评,常会促使我去关注事奉的结果。
再聊聊教会的“民主制”。虽然在一个组织架构里,强调制衡有其合理性,但教会生活中,会众与牧长之间、长执与牧师之间张力仍然随处可见。有人说北美是牧师们的坟场,这话太过尖锐,但多少有几分真实。
我多么盼望教会能回到圣经本身,回到初代教会的情形——带领教会的是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教师五重职事配搭的使徒性团队。牧师长执就像安提阿教会,大家一起祷告,一同领受异象,一起执行同工。
好几年前,我看到北美教会(包括北美的华人教会)的一个统计数据:第一年,是牧师被聘上任的蜜月期;第二、三年,是牧师进入与长执的冲突期;第四、五年,是牧师思想离去的挣扎期;第六—十年,如果牧师没有离去,是教会的成果期。
我从来就不想要什么蜜月期!从一开始,我就告诉我的长执同工们:“我有一个梦,我盼望能够消除长执与牧师之间天然的对立。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做朋友,大家用心来讲话,而不是只用头脑说话,上帝的儿女、主的门徒,我们本可以都变得单纯一点,盼望我们的同工团队,能够像保罗的同工团队一样,大家可以笑在一起,也可以哭在一起!”
“不会做梦的传道人,不是好传道人。”有一个神学院的老师曾经这样说。亚伯拉罕蒙召时,上帝就教他开始学习做梦了,他的梦是羡慕一个在天上的、更美的家乡。
我希望我是一个敢做梦的牧师。
守望者,被守望(小刚)2017.09.20
September 19, 2017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83期和官网2017.09.20
当你蒙上帝呼召,成了牧者,不管你自己是否意识到,你就是一个守望者了。这就如同你有了孩子,不管你是否接受,你已经为人父母了。
午夜电话铃
96年初,教会的福音团契在我家开始,我们欢迎任何人来参加。有一天,洛杉矶山谷大道指压店的老板韩某,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来到了我家。他说他身上有枪,我不知是真是假,心想既然他来了,我就壮胆向他传福音。他在我家整整呆了12个小时,决志之后才离开。
过了没几天,他带了一个女子来团契聚会。我感觉他们关系“不对”,当晚借着上帝的话语,我嘱咐大家,上帝的儿女要圣洁,不能淫乱。第二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与韩某同行的女子打来的。她吞吞吐吐,我问是不是韩某欺负了她,她说是的。我和太太立刻赶去,我鼓励她赶快离开韩某,若被威胁,就说是我要她离开的。
这天半夜,我被电话铃惊醒,电话里传出韩某低沉的声音。“我想告诉你,我对她有感情!”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只觉一个黑乎乎的枪口正抵着我的脑门。我想到彼得的呼求,“耶稣,救我!”不知哪来的勇气,我不再惧怕。“我没有心思半夜与你讨论男女感情的问题,但我要告诉你,基督徒不能淫乱。”谈了整整40分钟,这过程真是一场属灵争战!最后韩某在电话里接受了我的祷告。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韩某。我想,如果那次我被黑暗的权势给吓住了,我就很难有勇气再来带领这个初创的福音团契了。
属灵争战,守望者的孤独
在拓荒的年日里,上帝把我的目光,从聚焦于表面的教会事工运转,逐渐引向关注背后的属灵争战,我才在一切人为的、环境的难处背后,看到那恶者骨碌碌的眼睛。
魔鬼在教会无孔不入,它实在太诡诈了,专门“盯”著弟兄姐妹的难处——他们最担心失去的、最盼望得到的,都是魔鬼容易攻击之处。只要心稍微迷糊一下,还未上阵,就被打倒了。
有一阵,初创的教会出现了分裂,我曾看重的几位同工离开了。在这里,他们曾听到福音,受洗,开始学习事奉。面对他们的离开,多少次我安慰自己:“让他们走吧,这其中有上帝的美意”,但这样的安慰没用,仍挪不去我心中那份伤痛。
教会同工中,有做直销生意的,做生意只要合法,上帝也不禁止,问题是圣殿里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被传道人禁止,有人便离开了;有人觉得自己的事业蒙上帝大大祝福,但来到教会却不被传道人祝福,也离开了;那年头,弟兄姐妹中“身份”有难处的人很多,但我们不能为一张绿卡,掺水造假,出卖信仰,有人觉得这是见死不救,做法太绝对,也走开了……
记得那段日子,我的心一直在争战中,胸中奔突的情感如果用曲线画下来,定会出现许多尖齿状。有些话我真的只敢和上帝说,我下定决心,要是教会不能分别为圣,那甘脆换成“俱乐部”或“同乡会”的招牌得了!
有一天,上帝借着《以西结书》向我说话,祂嘱咐我作守望者,祂的话沉重而又严厉:“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结》33:6)。
弟兄,我们同为守望者
98年11月的某个午夜,在我争战倍感孤独时,我亲爱的弟兄同苏给我传真过来一首诗,那诗足足写满了5张纸。同苏的字写得很大,每个字都好像在跳跃、在呐喊,而且有的字竟是模糊的,那一定是我弟兄的泪水滴在了上面。
黑夜,无边的黑夜,
寒露浸透单薄的衣衫,
霜风刺进骨髓的深处,
孤独的守望者还坚立望台。
我亲爱的弟兄啊!
我与你肢体相连,
打在你身上的霜风,
也切进了我的肌肤,
你辘辘的饥肠,
竟在我的腹中声声鸣响。
我真愿乘星光下的长风
——来到你的身旁。
我愿化为一件披风,
我愿变成一根拐杖,
我愿点燃一堆篝火,
我愿送去一碗滚烫的面汤。
但是,但是我却不能前往,
因为我也有我的城池,
因为我也有我的号角,
因为我也被耶和华选中,
与你一样孤立在我的望台。
我只有在神的面前跪下,
祷告耶和华让天使把你环绕。
我们能孤立望台却坚守下来,
那原本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使然。
如果不是曾经孤立的神
——住在我们的里面,
我们又怎能孤立得下去?
我将囊中那块小小的干饼掰开一半,
让飞过的孤鸿捎到你的面前,
世界会对着小小的干饼发笑,
我们却从中品出神无限的恩典!
后来没过多久,同苏夫妇的教会正好有人来我们教会,我就做了一个芝麻大饼,切了一半,捎给了他们。
守望者,被你守望
守望者是需要被守望的。圣经说,“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作什么呢?”(《诗》11:3)还记得那次芝加哥海外基督徒跨世纪祷告会前夕,我患流感病倒了。高烧中我昏昏沉沉,无数遍想到的都是自己在服事中,所得的安慰和人的喜欢。我因内心骄傲被上帝重重管教,最后烧虽退了,但一翻身却把腰给折了,痛得几天都站不起来。
后来我被送去推拿诊所,医生是我要好的弟兄。他问及我病痛的起因,我说著说著,突然被圣灵充满,念及这些年上帝给我的恩典,想到自己的败坏,竟然哭得无法停下来,让我的弟兄好不尴尬。
我知道上帝听了祷告,让我的肉身和心灵霎时都得着了医治。我也知道祂是因祂荣耀的名之缘故,在帮助我走义路,不让我滑向死亡线。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每一个道德选择上,我都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与耶稣一块走在独木桥上。耶稣从那头走来,我从这头走去。我只有一个选择,或扑进耶稣的怀抱,或咬咬牙跳下去。
作为一个牧师,我和众弟兄姐妹一样,面对各种的试探,有时也许试探还更多。面对试探,我的经验是,凡耶稣在我身旁,我不好意思做的,我就不做;凡耶稣在我身旁,我不好意思说的,我就不说;凡耶稣在我身旁,我不好意思看的,我就不看。当我守住本分,圣灵总会及时地设立“火墙”来保护我免受伤害。
是的,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是枉然儆醒!大卫曾在默想中这样说,“除了耶和华,谁是上帝呢?除了我们的上帝,谁是磐石呢?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他是上帝。”(《诗》18:31~32)我也要像大卫一样对上帝说:“惟有你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要不我早就败坏了,哪里还等得到今天!”
做别人的约拿单
服事是需要被遮盖的,这种遮盖,就如同瓦片需要彼此相连,彼此重叠,才能遮风挡雨。挪亚是一个义人,但仍有疏忽之时。当别人的生命出现破口时,你是像闪和雅弗,将衣服搭在父亲的肩上,倒退著进去,为父亲遮盖住羞耻?还是像含看到父亲的赤身,带着自义到处张扬。
我明显看到,这个时代大卫缺少的原因,不是别的,是缺少了约拿单,你我愿意做别人的约拿单,成为别人的守望和祝福吗?
转眼,事奉主20多年过去了,我之所以还没有阵亡,(见拙文《举目》71期《我还没有“阵亡”》)其中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在难处时,我被弟兄们遮盖。
记得我儿子在年少时,一度非常悖逆,我和我的服事都因此受到攻击,那时,好多牧师、同工和我一同俯伏下跪,流泪呼求上帝的怜悯和帮助,他们的祷告,成为我在难处时的遮盖和安慰。
在服事中,弟兄们和睦同居,能在一起笑是容易的,但若能在一起哭就更好了。我多么盼望,教会能有使徒性的团队,不只是恩赐配搭,而是生死相交、肢体相依,就像保罗和他的同工们一样。
去年下半年,我在教会连续传讲属灵争战的信息,几位灵里敏感的弟兄姐妹就来告诉我,他们已经自觉地开始在会堂的四围为我守望祷告,甚愿我能放胆传讲上帝的道。看到弟兄姐妹生命成熟起来,不再叫人小看年轻,我的心为之大得安慰,不住地感谢我的上帝。
牧者理当是一个守望者,然而,守望者也是需要被守望的!
孤独中的安慰(小刚)2017.05.31
May 30, 2017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82期和官网2017.05.31
牧师常常是孤独的——虽然每一天,他都面对上帝和自己牧养的众多弟兄姐妹。有人说过,如果你还没有摩西一个人从山上下来的经历,你就不能称为教会领袖。
连名字都受非议
记得刚出来服事就尝到了孤独的滋味。20多年前,我一边读神学,一边在台语教会学习事奉。想不到教会掺杂进了“政治”,随着大陆人越来越多,传道人担心“华语堂”有一天变成了“国语堂”。
我们带领的小组“华夏”,连这名字都受到了非议。那一天,传道人拿着一只鸡,来探访我们,讲他的苦衷。他担心自己届时按牧都会成为问题,劝我们将华夏小组打散……
我对妻子梅影说,你孤身走过坟场,会不会害怕?但如果你抱着婴儿,你还敢害怕吗?我们就是那怀抱婴孩的母亲!
说是不敢害怕,只是每月的神学生津贴不会再有了。
华夏小组继续在我们小小的公寓里聚会。教会的长老责备我们这是分裂教会。我不知如何解释,委屈得当场哭了起来。我找自己的学长诉苦。我的学长是牧师,他在电话里带领我读保罗的话:“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祕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1-5)
那晚我握著电话,跪在地上向上帝悔改,羞愧得脸红到了脖子根。至今记忆犹新。
谁能想到,华夏教会后来就在我们的家里建立了。当初那位批评我的长老,成为了我们个人经济上的支持者。还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台语教会的信,里面有一张4位数的支票,是他们对我们新生教会的支持。
那年的母亲节,我们带教会的一位老姐妹去餐馆吃饭。台语教会的主任牧师,刚好也在餐馆。我有一点像犯错的学生,见了老师就想躲得远远的。哪里知道,牧师用完餐,谦和地前来告诉我这个年幼的传道,说饭钱连同小费,已经替我付了。
想起刚刚出来传道,伴着泪水和汗水的孤单,以及最终从上帝那里得着安慰的日子,至今我都不明白那背后到底发生过什么。上帝的作为,实在令我震惊、感恩!
激动得差点泪崩
我看到所有蒙上帝呼召的人都是孤独的。亚伯拉罕与自己的兄弟和家族告别,向迦南前行的时候,是孤独的;大卫从年少时被上帝膏立,到最后再次被膏作以色列和犹大的王,差不多相隔20年,他常是孤独的。保罗在大马色路上蒙召谁都没看见,他的权柄一直受到挑战,一开始时连使徒们都不接纳他,他在传道的路上是孤独的。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为自己的职分辩护,讲到外有争战、内有惧怕,讲到有人说他“气貌不扬,言语粗俗”。字里行间,你不难感受到保罗内心的孤独。然而,在书信中,保罗用得最多的词恰恰是“安慰”。《哥林多后书》1章4-5节:“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多少次暗暗为保罗抱不平——要是保罗不用自己织帐篷,他可以开拓更多的教会!然而想想保罗蒙召之后,无论在哥林多的1年6个月,还是在耶路撒冷被囚、受审、受死亡威胁,复活的主耶稣一直与他同在,每一步都有奇妙的、清楚的带领,他有多幸福!
圣经记载:“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徒》23:11)原来这一切连同苦难、危险,都是耶稣允准的。还有什么比耶稣的这一番话更显宝贵、更令保罗得安慰的呢?
从我领受“传道”职分的第一天起,我的生命就承接了一个沉重的托付。圣灵借着圣经对我说:“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人子啊,我照样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结》33:6-7)
记得那年头最搅扰教会、最令我揪心且愤怒的,一是传销,把生意关系带进教会,二是作假受洗,申请宗教庇护、骗取身份。当年我教会中有人想在身份上作假,我没有商量的余地,他恨死我了。
10多年后,我去南加州带领特会,他却和原来教会的弟兄们,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见我。他已是教会的核心同工了。我对他说,上帝曾责备我,当年我对你的处境少了一点怜悯。谁知他说:“牧师,你没有错!……我太太那时在国内生大病,你和师母还寄钱给她。这次她特地嘱咐我,要我把你们这几天的饭食都包下来。”我和太太激动得差点泪崩。
我知道自己是蒙召的守望者,是看到刀剑来就要起来吹号的人,是要带领大家起来争战、堵挡破口、重修墙垣的人。或许就因为这个托付,我较多地领受了上帝公义的属性。圣灵感动我讲的道,常常都比较重。
在外带领特会,有人对我说:牧师,我很喜欢听你讲的道。我笑着对他说:不见得吧!如果我每个礼拜都这样讲道,你还会喜欢我吗?真的,有时最流畅、最被圣灵充满的道,却不是在自己教会讲出来的,这是我心中的一个痛,令我想到先知在自己家乡总不那么受欢迎。
眼前一片“沼泽”时
两年前,我回到了当初的母会担任牧师。教会因多年的纷争,两任牧师相继离开,长老亦引咎辞职。眼前一片“沼泽”,我能否在其中走出一条安全的路来?“悔改——更新与上帝的关系、改变属灵的生态环境——结出讨上帝喜悦的果子”,就成为我们教会这两年讲台信息的主旋律。
每一篇道,都强调人在上帝面前的悔改;每一篇道,都强调将圣经的真理应用到生活中去。上帝的话、上帝的灵,渐渐入了人的心,教会属灵的空气开始变得清新了。如今可以越来越多地听到悔改、看到激动、摸到生命。来教会的人越来越多,大堂的座位快满了,百多个停泊车位已经不够了。
记得那次我例举了教会生活中的20个现象,呼召大家起来悔改,重拾起初的爱。
“非常看重别人(特别是老板)对自己能力的评估。然而对教会的服事,和在服事中要负的责任,常常‘谦和’地推诿。”
“平日花在社交网络和娱乐视频上的时间,远比花在教会及灵修上的多。”
“有空才聚会,有趣才事奉,有多才奉献。但大部分时候都觉得,没空、没趣、没多。”
“把教会当作旅馆、饭店,而不是家。甚少想到自己带给教会和弟兄姐妹的应该是什么。”
“谈到教会和弟兄姐妹,总带着一丝讥诮的口吻,很少有出自内心的感恩和赞赏。”
“大罪不犯,小罪不断,虽认自己的软弱,但却不愿依靠圣灵治死老我,继续躺卧在软弱之中。”等等。
出乎意料,弟兄姐妹给予了积极的回应。有人当众告诉我,他不只这20条。30条也有。
那一天,我真的有点受宠若惊。我多少开始体认保罗的心——保罗说他的喜乐,他的冠冕,甚至他的死活,不是别的,乃是他所牧养的弟兄姐妹能靠主站立。“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吗?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帖前》2:19-20)“所以,弟兄们,我们在一切困苦患难之中,因着你们的信心就得了安慰。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帖前》3:7-8)
20多年了,蒙召开荒、植堂、牧养教会,被上帝带到东又带到西。有的地方让我忧伤,有的地方让我喜欢;有的地方让我痛心,有的地方让我留恋;有的地方让我遗憾,有的地方让我向往。
有人问我:哪个地方是你最喜欢的?我第一想到的,不会是气候和房价,而是那些地方的弟兄姐妹的脸庞。哪怕只是一个笑脸、一个问候、一个拥抱时肩头的轻拍,都是永远的、不会褪色的。
牧师的孤独是命定的,牧师是需要安慰的。
我还没有“阵亡” ——回应《为何事奉力不从心?》之三(小刚)
December 19, 2014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回应读者来函:《为何事奉力不从心?》
小刚
我这个牧师,是厨师出身。20年过去了,在我的事奉中还有热情,还有“火”。我告诉自己,如果哪一天,我里面没有这份激动了,我就不再当牧师,去做些家常菜来服事大家。
1995年夏,我要去读神学了。临别时分,陈敏钦牧师给了我一份《大使命》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王永信牧师写的。他讲到从1960-1990年代,在北美各种特会上,蒙召奉献的人不下一万。但30年过去了,留在工场上的,还不到一千人。有的人是特会后回到家就失去热情的,有的人是在读完神学后心志消磨了的,有的人是一上战场就阵亡的……他的结论是,奉献传道的路不容易走,要过五关斩六将。
这是真的!牧者的服事(特别是驻堂牧者),真的是消耗性的服事。美国有统计数据表明,牧师平均5年会离开牧职,不再继续牧师的生涯。而事工的压力,还有疲惫感,使70%的牧师时常想离职。
美国生命路基督教资源机构(Life Way Christian Resources)的调查结果显示:现有55%的牧者感到很沮丧。同样,也有55%的牧者,有时有很强烈的孤独感。杜克神学院神职人员健康机构(Clergy Health Initiative)的调查发现,神职人员群体的抑郁症发生率为8.7%,个别达到11.1%,远远超出国家标准的5.5%。
20年过去了,我还没有“阵亡”,想想大概有几个原因:
哭在上帝的面前
当年上帝呼召我起来献身传道时,说:“能不能在我,肯不肯在你。”从厨师到牧师,许多的沟坎,是上帝带我一路跨过去的,好像作梦一样。今天回头看看,传道的路竟有这么多的艰辛。如果我再次面临呼召,说实话,我是会逃避的。
7年前,我蒙召到德州奥斯汀拓荒植堂。我对主说:“这是你要我去的。我万一走不下去,哭也要哭到你的面前。”果然,这些年的事奉,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甚至要面对攻击和伤害。
记得那一天,我真的在上帝面前哭了好久好久。上帝只是拥抱我,要我继续跟随前行。
同道同行的朋友
我算是“百夫长”——先后开拓两个教会,教会里的成年人都不足百。资源的缺乏不算什么,要是没有知心的朋友,没有诉说的对象,一个人内里的孤独、沮丧才是真正要命的。
当年在洛杉矶,我们十来个百人以下教会的牧者,因为孤独和沮丧,彼此拥抱,亲切地道一声:“兄弟!”我们建立“福联”(福音遍传,联合布道),小教会、小牧者竟然联结出了一片天地。孤独的,不再那么孤独;沮丧的,也不再那么沮丧!
后来,我又参与了“使团”(北美教会大陆事工使团,现称为华人牧者团契)的事奉。一群背景相同,且都在第一线牧会的弟兄,发展出深厚的友谊。牧师一般少有朋友,但十几年之后,我们仍相见如故、无话不谈、互为知己。说实在的,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些同道同行的朋友,我可能走不到今天。
一些出外的服事
圣经里,先知在自己的家乡常不受欢迎。想到耶稣都是这样,我就不再那么难过了。
一个牧师,当他任期的蜜月已过、服事的魅力渐渐消退,而会众对教会的前景预期不满、提出批评时,需要有外出服事的机会。到外面去走走看看,除了能够有一点距离上的安静、多一点看到上帝的国度和上帝的手笔之外,也可以借着外教会弟兄姐妹的欣赏和接纳来激励自己。
每次外出事奉,对我来说都是休整,都是激励。每一次,我都会为自己在主面前的服事鼓鼓掌,对自己说:“主要用你!”
教会之外的时间
我从小随父亲到郊外垂钓,养成了喜欢踏青的嗜好。
我们夫妻在户外走路,眼睛常常是看着地面的。石头、木头,都能成为我们居家的装饰,野菜则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我不少的讲道、写作的灵感,来自静谧的湖边。我知道自己的心灵需要一些放松,生活需要有一些的变化和弹性。当我休闲的时候,我心存感恩,没有罪疚感。就像保罗说的,或生、或死都是主的人了。我巴不得我的生命、生活、事奉,都进入一种艺术状态,哪怕是讲一篇道,谈一次心,做一个菜,都能让自己得见上帝的荣美。
有一位《世界日报》的记者,因而把我戏称为“田园牧师”,在报导里描述我“生活化传福音”。
平衡的家庭生活
我信主后就对主说:爱人如己,让我先从爱妻子开始做起。
我来美国第二年,就蒙召奉献传道。妻子说,要苦,一家人苦在一起。她放下职业、身份、收入,成为了我的陪读。后来她进入神学院,与我同窗。她说她胆小,也没有什么恩赐。我说,你只要陪伴我就够了。
这20年,外面的风浪再大,我们的家都是一个平静的港湾。她自豪地对我说:你是开飞机的,我是造降落伞的;你是开车踏油门的,我是踩刹车的。
想想这些年,一路走来还真是这样!我是讲道的,她是弹琴的;我是炒菜的,她是洗碗的;我是折腾的,她是收拾的……
盼望有一天,弟兄姐妹都能明白,师母笑了,他们的牧师也就平安了。
“三化”(小刚)
September 1, 2011
小刚
《举目》的编辑向我约稿,要我写一篇有关教会、基督徒和世俗方面的文章,我的脑子里即浮现出两个“三化”,一个是已故的赵天恩牧师提出的三化:“文化基督化、教会国度化、中国福音化”;另一个是今日教会的现状:“生活休闲化、教会世俗化、偶像多元化”。
作为牧师,我时常感受到上述两者间的张力。从这种意义上看,牧师的角色犹如旧约时代的先知,注定是悲剧性的。一方面,他蒙召是要去唤醒“心蒙脂油,耳朵发 沈,眼睛昏迷”(参《赛》6:10)的百姓;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常常“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参《赛》6:5)。
世俗,自古就有的问题
虽然旧约以色列百姓的脚步踏出了埃及,但“世俗”对他们的拉扯却从未停止。若圣经中的埃及象征世界,那么法老就代表撒但及其阴暗权势。于是,我们在红海边看 到世俗——出了埃及的百姓一遇难处,死都想死在埃及。“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我们在埃及岂没有对你说过,不要搅扰我们,容我们服事埃及 人吗?因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出》14:11-12)
在西乃山下──即摩西领受异象、百姓领受律法之处,我们看到世俗——百姓在那里筑坛,向埃及的金牛犊献祭。圣经说他们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已经败坏。
在百姓走向迦南的旷野途中,我们继续看到世俗——他们厌弃神赐的吗哪,纷纷说“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现在我们的心血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民》11:5-6)
最后,我们在迦南的大门口看到世俗,他们甚至要废了摩西,打道回埃及。这次他们直接问神:“耶和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么?”(《民》14:3)
我们在圣经的历史中看到,被神大能的手带出为奴之地的百姓,却动不动就说要回埃及、回世界;法老的阴魂不散,常常借着“世俗”死缠着上帝的百姓,呼唤他们重回埃及、重作奴隶。即使以色列的新生代最后踏进了迦南,他们及后裔仍一路被世界牵着走。
上帝在叹息:“犹大啊,你神的数目,与你城的数目相等;你为那可耻的巴力所筑烧香的坛,也与耶路撒冷街道的数目相等。”(《耶》11:13)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被神所召的先知,一个个在那里扮演悲剧性的角色,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他们都问“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参《赛》53:1)
神在旧约中,明明地吩咐祂的百姓,“不可再回那条路去”(参《申》17:16)。那条回头路就是埃及、世界、世俗!圣经中一直强调的“分别为圣”,并非道德上的圣洁问题,而是人对神的归属。
可见,今天所谓的“世俗”问题是个“老问题”。只是,当年出埃及的百姓有他们要面对的世俗,今天我们有我们所要面对的世俗。
今日“三化”现象种种
生活休闲化、教会世俗化、偶像多元化,是今天基督徒令人担忧的景况。
生活休闲化
首先来谈谈“生活休闲化”。作为牧师,我看到的是:每个主日敬拜,总有为数不少的信徒姗姗来迟(无论牧师提醒过多少次)。每到长周末,或每逢雨、雪天,教会的出席率就很可怜,少了二、三成的人是常事。
王一平牧师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写道:任何需要信众付代价、作牺牲的要求,都可能带来“出埃及记”的后果。教会的实况是,如果要信众付点金钱代价,OK。要付点时间代价的,勉强 OK。要付生命的代价,绝不 OK。
那什么是生命代价呢?王牧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新加坡的某教会,会众大多不愿意让家中信主的佣人出来参加主日崇拜。另一个例子,是某教会有5,000人,然而愿意每周参加“三福”、外出敲门传福音的,只有几个人,原因是没人肯牺牲电视时间。
笔者自己的教会,前两年买了一块地,准备建教堂。因为地点在10哩之外,就有教会同工渐渐淡出了。我上门探访,他说得很直白,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到时候每周去教会嫌远,不如趁现在还没有盖起来就离开。
教会世俗化
再讲“教会世俗化”,前不久我去达拉斯,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团契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谈直销、谈股票,远多过谈上帝、谈圣经。
这或许是个别现象,但小组、团契中,大家谈养生、谈娱乐的兴趣,超过谈上帝、谈圣经,则是司空见惯。有人警告:北美华人教会将变成为中产阶级的俱乐部。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
说起教会世俗化,我特别要提出,消费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教会生活。会众在随意“消费”圣经,大家都挑好读的读,捡好看的看。我们教会有位弟兄,内疚地称自己是久睡不醒的基督徒,信主10年,只读了6卷书,新约四福音外加旧约头两篇。
其实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信主10年、8年没有通读过圣经的,在教会是绝大多数。
除了消费圣经,会众也随意“消费”牧师和教会。其中有一种人,专参加特会,我称其为吃“白肥”(Buffet,自助餐)的基督徒,耳朵、嘴巴都很大,身体肥胖,却少有属灵的肌肉。
另一种是流浪式基督徒,哪个教会“好”,就往哪个教会跑。等他跑过几个教会后,就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教会了。
再有一种基督徒,喜欢对牧师的讲道挑精捡肥,以致使牧者感到,自己在“家乡”不受欢迎。
与消费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是传道人的“自卖”行为,把讲台变成了“柜台”,把讲道变成“商品”,为的是迎合会众的口味,满足他们“想要的”,而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偶像多元化
讲到“偶像多元化”,在现今偶像多元化的时代,要拜偶像,已经不用摩西时代的石头、木头,也不用举手、下拜做姿势,人们在内心拜偶像,将内心属于上帝的位子,放上了别的东西,顶礼膜拜。
比如两年前,我们教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把聚会的时间改到了下午。有些弟兄姐妹,就因为聚会时间与孩子的才艺课程有冲突,从此不再来教会。“孩子第一”似乎早已成为普世公认的原则,所以在不少基督徒家庭中,孩子不仅是“小皇帝”,有的干脆就是“上帝”。
除了孩子的原因,因为“忙”而不再事奉,是另一个理由,而且也是人人听了都会表同情的。幸亏当年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不认同这种想法,否则法老只要使他们再忙一点,让做砖的还要负责拾草就成了。
有人把工作、家庭、事奉,比喻为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也有人会心平气和地自谦是“Part-time”的基督徒……结果就是,有空才聚会,有余才奉献。如此习非成是后,我们所信奉、敬拜的神,就不再是唯一和第一的了。
如何战胜世俗的挑战
几年前,我们几位大陆背景的传道人,共同召集了一次特会,主题就是“胜过世俗的挑战”。我们看到,教会总是在面对水和火的试炼,常常火的试炼刚过去,水的试炼──即世俗的试探、诱惑,就接踵而至。
水似乎比火来得温柔一点,但其实水火一样无情,都致人于死地。反倒是人遇见火,会比较警惕一点,逃离的速度会快一点。
今天再次面对这个主题,我想到有这样几个应对的方法:
首先要在教会生活中强调重生、强调悔改
一个人若没有重生,里面没有神的灵,他与世界还是一伙的,那就根本谈不上面对世俗或胜过世俗。
我说的悔改,不是改正一个错误,而是改变与神的关系,恢复与神的关系。悔改当然也不是道德上的小修小补,而是改变原来前行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就像圣经所说,原来撒谎的,现在就与邻舍说实话;原来偷窃的,现在不再偷窃;原来淫乱的,现在逃避淫行……
记得3年前,我到奥斯汀植堂拓荒。刚讲完第一场道,“荣耀的王要进来”,就有一位弟兄来找我,要我为他祷告、帮助他。原来他信主多年,却一直在色情的网页上流连,不能自拔。
神的灵在他里面做悔改、翻转的工作。几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成为我们教会的执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一个平日没有悔改的人,是不可能胜过世俗的试探和诱惑的。常常因悔改而转脸向神,是我们为基督徒最突显的生命特征之一。
今天我们在强调上帝的拣选的同时,千万不要再忽略我们自己的责任,就是追求圣洁。我们行事为人当与世界有别,与蒙召的恩相称。
相信耶稣是救主还不够,要接受祂为生命的主
基督徒如果有了新生命,他会开始对罪敏感,他会甘愿遵循主耶稣的旨意。今天许多基督徒在世俗的挑战面前软弱和挫败,毛病就出在信仰根基上。不少人虽说信主, 但只是停留在最起始的阶段,承认自己是罪人、接受耶稣为救主,却从未向耶稣交出生命的主权。他们虽说信的是上帝,但靠的却仍然是自己。信主前怎么说、怎么 做,信主后仍然怎么说、怎么做。
一个人能否明白耶稣比世上的一切更好,是他能否胜过世俗挑战的关键。亚伯拉罕和罗得,这两位信心路上起初的同行者,最后的结局会全然不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从迦南联想到当今的北美,我似乎真的看到,不少基督徒就像罗得和他的一家,在滋润的约旦河平原和诱人的所多玛中迷失了。
基督徒使用世界上的东西,但不被辖制
有人认为,基督徒既然活在世界上,被世俗化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我们看到,约瑟、但以理、尼希米,他们均在外邦的世界中居高位,理应很世俗才是,但在他们身旁的人都说,他们里面有神的灵。
我相信保罗若活在今天,他也一样使用电脑,一样上网络,但他的原则不会变,就是“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参《林前》7:31),“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参《林前》6:12)。
我还很喜欢保罗的另外两句话,对我们是非常好的提醒,我把它们读成有趣的对联:“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或吃或喝都为荣耀神。”(参《罗》14:8,《林前》10:31)
与主同死,看淡世界
人活在世界要胜过世俗,除非他对世界的心是冷的、是死的,而基督信仰正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保罗说:“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 经钉在十字架上”(参《加》6:14)。保罗透过十字架看世界,那世界是死的;世界也看保罗在十字架上是死的。世界与魔鬼一样,对已经死了的人不感兴趣、 掉头就走。
罗得的妻子,出逃的脚步会永远定格,是因为她的心不忍与即将逝去的世界分离。
有一首小诗叫《南柯一梦》,是我认识的一位牧师写的。诗中的主人公,心想事成、梦想成真。他高兴万分,却惊觉自家的住址变成了 “666玛门大街”!
我在这首小诗面前深思。这位牧师的话是深刻的,他道出了我们的真实心态:常常因留恋世上一些美好的东西,而轻忽了天上荣耀。
结语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参《太》22:21),让我们勿忘耶稣的忠告。
三种人和一种人(小刚)
September 1, 2012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57期
“三种人和一种人”,我这不是做算术,而是说,三种人物的特征,有时会奇特地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
我听一个爱尔兰裔的美国人,讲过一个笑话:有三个人进酒吧喝啤酒,一是英格兰人,一是苏格兰人,一是爱尔兰人。英格兰人见苍蝇落入酒杯,就把啤酒全泼了,叫 侍者重来一杯。苏格兰人见苍蝇落杯,就用手指把苍蝇弹走,继续喝。爱尔兰人则是将苍蝇提起来抖一抖,让沾在苍蝇身上的啤酒滴落回杯子,继续喝。
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在笑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我们的民族,包括我自己,与所笑的对象有不少相同的地方。其实每个民族都有弱点,无论是傲慢或吝啬,我 们从不同的民族身上,都可以找到,就像我们常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样。所以三种人有时就是一种人,就是一个人,就是我们自己。
在旧约撒母耳的故事里,我也看到三种人。有趣的是,那三种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屋簷下,而且他们都在圣殿中事奉耶和华。
第一种,无知的人──听不懂上帝的话
圣经说,撒母耳是在童年“还未认识耶和华” (参《撒上》3:7)的时候,就已经在圣殿中事奉耶和华了。因为他年幼、无知,即使耶和华几次向他说话,他都不知道是谁、在与他说什么。直到大祭司以利告诉他,向他说话的是耶和华,他才恍然大悟。
同样,当我们“无知”的时候,我们的心思、意念、言语都像小孩子,我们常常听不到,也听不懂上帝对我们说什么。比如,现今许多少年人被电玩所辖制,虽然圣灵 多次呼唤,他们就是听不到、听不懂。如此,因着我们的无知,上帝的话语就会渐渐稀少。“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 不常有默示。” (《撒上》3:1)
当然,“无知”不是少年人的专利,也一样发生在成年人的身上。现今的成年人,同样被当下流行的文化、 世界的风俗掳去。我看有人把iphone,翻译成“爱疯”,很传神。其实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有无数的东西,可以让人爱到为之发疯、犯傻。人因着属灵的年幼 和无知,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生命,泡在与永恒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聊事情上。
圣经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6)圣经没有说,要爱惜光阴,因为人生苦短。邪恶的世代会蒙骗人,能够使一个无知的基督徒远离教会生活,能够使一个年幼的基督徒对上帝的话没有任何感觉。
一位牧师到一个教会去讲道,看到有弟兄打瞌睡、有姐妹说闲话,他就请说闲话的姐妹轻声一点,不要吵醒了旁边的弟兄。另有一位牧师在自己的教会里讲道,有人竟 然打瞌睡、翻倒在地上。他就调侃,说自己的信心绝不会因此受到打击,因为就连保罗这样会讲道的,都有人在听道时打瞌睡,从楼上窗台掉下去的。
保罗常常感慨有人信主多年,生命却仍然像婴孩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脚步一直停留在福音道理的初端,没有进步。我们教会有位弟兄悔改说,他就是久睡不醒的基督徒,信主10年只读了6卷书,四福音加《创世记》和《出埃及记》,所以至今未踏进迦南。
我看到当一个人真的愿意悔改,愿意依靠圣灵行事,那么他就不再年幼、不再无知,而上帝对他说的话,也不再会稀少!多年来,我自己有一个体认,读圣经不能光靠眼睛,同时要懂得聆听上帝借着这段经文,对我说了什么。
第二种,胆小的人──尊重人过于尊重上帝
圣经记载,大祭司以利得知,自己的两个儿子,仗着祭司的身分在圣殿中胡作非为、亵渎上帝。以利心里不好受,但儿子不听他的,他就闭口,任凭儿子继续作恶。于 是,上帝向他发怒 ,差派先知责备他“你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而且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绝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 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参《撒上》2:29-30)在上帝的眼里,以利的儿子作恶,以利有直接的、不可推却的责任,因为他姑息,纵容了儿子。
令人扼腕的是,以利在受到上帝如此严厉的警告之后,仍然没有使用父亲和大祭司的权柄,让儿子有所收敛。所以,上帝再次兴起一个年幼的孩子,向他传递更为严重 的审判:“……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著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我曾告诉他必永远降罚与他的家, 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说:‘以利家的罪孽,虽献祭奉礼物,永不能得赎去。’ ”(《撒上》3:11-14)
我们从中看到什么?一个人因为胆小、怕事、担心人怎么看他,尊重人过于尊重上帝的时候,就是他远离上帝,上帝的话语对他稀少的时候。
我们常常怕人,却不那么怕上帝。扫罗“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参《撒上》15:24),就不听上帝的命令,将亚玛力人连同其牲畜灭绝。希律王因为心高气 傲,信口开河,最后“ 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参《太》14:9),将施洗约翰给斩了。彼拉多明明知道耶稣没做任何恶事,只是犹太人要杀他,“ 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可》15:15)
这使我想起一位牧师在检讨牧会问题时,说过一句沉痛的话:“我不是目中无人,我目中全是人。我怕人,结果我失去了上帝,也失去了人。”
保罗在服事中,和我们有同样的挣扎:“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上帝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
每当我想到自己是蒙上帝所召的,而不是被教会所雇的,我就有勇气和底气。所以我告诉教会的弟兄姐妹,要为你们的牧师好好祷告,愿你们的牧师成为一个好管家,一个能放胆讲道、按时分粮的牧师,一个愿意讨基督喜欢的牧师,而不是譁众取宠、讨人喜欢的“按摩师”。
这里我要特别补充一句,“尊重人过于尊重上帝”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读成“尊重自己过于尊重上帝”。我们常看重自己的意见和感觉,过于看重上帝的旨意和命定。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世代,上帝的话语对人、对教会都稀少。我们要起来悔改。
第三种,刚硬的人──无视上帝
圣经说: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撒上》2:12 )“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译: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参《撒上》2:12,17)
什么是“上帝眼中的恶人”呢?恶人首先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恶事,而是他不认识上帝。一个人因为不认识上帝,他的行事为人当然就不会、也不愿遵行上帝美善的律法。他只会随着自己心中的喜好和肉体的情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以利的两个儿子,最终以自己的死,成为上帝亲自施行审判的例证。在圣经中,因为人心刚硬,被上帝管教、处罚的例子很多。比如埃及的法老,因为刚硬,导致上帝 将一次比一次重的灾难临到埃及。再如扫罗王,因为刚硬,被上帝废了君王的职分。还有就是以色列百姓,因为刚硬,40天的路,最后走了40年……
上帝在管教和惩罚之前,不是没有警告过法老,不是没有警告过扫罗,不是没有警告过以色列百姓,但是人心刚硬,听不到上帝的话、听不进上帝的话。
以利的两个儿子也是祭司。祭司既要代表人向上帝说话,也要代表上帝向人说话。可悲的是,以利的两个儿子,从来没有听到上帝对他们说话。今天上帝的儿女都是祭 司,可是就因为我们无知、胆小和刚硬,我们常常听不到上帝说的话。虽然上帝已经把我们放在祭司的位置上,我们却无法承受这个祭司的职分。
在《废墟中的上帝》一书中,作者麦大卫(David Wells)尖锐地指出:“当代最明显的事,就是上帝变得无足轻重。我的意思不是上帝虚无缥缈,而是上帝不再重要。祂在人世间是那么的毫无地位,以致无人 理会。人纵然宣称上帝存在是真实的,可是大家对上帝的兴趣比不上电视,上帝的权威也及不上钱财和权位,上帝的审判也比不上晚间新闻报导使人警觉,上帝的真 理也不如广告的甜言蜜语吸引人。这就是无足轻重。”
三种人,常常就是一个人
无知、胆 小的、刚硬的三种人,常常就是一种人,就是一个人。可是我们看到,撒母耳一旦明白是上帝在对他说话,就立即对上帝回应:“请说,仆人敬听。”(参《撒上》 3:10)。那时撒母耳还是一个孩子,他却恭恭敬敬肃立在上帝面前,听从上帝的吩咐。从此,他的生命日长夜大,最后成为那个时代上帝话语的出口,甚至以色 列两代君王都由他奉命膏立而出。
我们,要不要也成长呢?
罗得的妻子(小刚)2020.11.18
November 17, 202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11.18
小刚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疫情、蝗虫、水患、族裔对立、中美冲突……
特别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更是处于自南北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撕裂状态:一方面是族裔冲突和两党因大选而进入白热化争战,另一方面是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尖锐对立。当第一强国都如此混乱动荡,这会不会是属灵季节转换、神将出手改变世界的指标性印证呢?
正如耶稣在讲到末日征兆的时候说,“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个时候呢?”(《路》12:56)“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 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24:32-33 )。
回想罗得的妻子
耶稣说:“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17:32)天使在带领罗得一家逃离所多玛后,明白地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参《创》19:17)悲惨的是,在奔跑的路上,罗得的妻子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
知道结局后,会觉得罗得的妻子实在是傻,得不偿失。但问题是,在当下这个属灵季节转换的日子,你我是否也一样傻、不自觉地重蹈了罗得妻子的覆辙?对今天的你我来说,也许罗得之妻回头观望的只是一堆不值钱的破烂;同样地,我们会不会也为自己视为宝贝、但以千年之后的眼光看不过也是一堆垃圾的事物而回头呢?
换位思考,若处于罗得妻子的位置,当被天使带离所多玛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回头看什么?罗得之妻可能舍不得在所多玛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产业;同样当耶稣再来,你我被提的时候,会不会也一样舍不得,要回头关顾我们在地上拥有的一切?
贪恋的害处
在地上,我们似乎都有自己喜欢和留恋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是正在夺去你我爱主的心呢?要知道罗得的妻子就是因为太过留恋地上的东西,而终究错失了被拯救的机会。有一首老歌《主耶稣,我羡慕活在你面前》,是很好的提醒:“主耶稣,我羡慕活在祢面前,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间; 不让我心快乐,若我在爱慕、在感觉、或思想无祢的事物。”
当属灵季节转换的“那日”,时间已经容不得你我有太多的考虑和比较,“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路》17:31)。千万不要让对地上的贪恋成为届时我们迎见主的拦阻。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17:33)。
有一个老鼠爱大米的喻道故事,讲说一群饥饿的老鼠幸运地找到了一大缸大米,牠们就跳上米缸吃啊吃……多少年一晃就过去了,直等到吃到缸底的那一天,牠们才突然醒悟走不出去了!老鼠致命的错误并不在贪吃,而在短视。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是将来的事,而是从现在就得开始留心努力。那首老歌一直在唱说:“我每次,如果梦想人生的善美,亲爱主,我求你必须也在内!不让我离开你去寻求快乐,不让我凭自己去单独选择!”
“入戏”与“出戏”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耶稣这话不仅是对世人说的,更是对我们这些已经信主的人说的。罗得的妻子并没有不认上帝、或把神的话当作戏言,她是跟着罗得一起出走的。她甚至已经逃离所多玛,避开了硫磺与火的毁灭,但她却因太过留恋所多玛,就被永远定格在半道上。
有人说罗得的妻子太“入戏”了,以致该“出戏”的时候就出不来了。我想到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有一段非常宝贵、非常贴切的话:“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
我们常常会因为失去了心爱的东西,或得着心里想要的东西,或哀哭、或快乐。神要亚伯拉罕献以撒,在人看来真是无理又残忍;但亚伯拉罕若不照做,这个百岁生养、珍爱万分的儿子就会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对他的灵命造成本质上的损害。而他肯心甘情愿献上以撒,不仅让神的心得到满足,自己也因而避免走上了看重以撒过于看重神的岔路。
保罗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被今世之物缠累,以致忘记了永恒的重要。世上的事物变幻不定,抓不稳也存不住,信徒若将其视为永久,实在是愚不可及。我想保罗若活在今日,也会和我们一样上网络、用手机,但他绝不会把手中的iPhone变成心中的“爱疯”。
前爱家协会的主席、今已80多岁高龄的詹姆斯·杜布森(James Dobson)曾讲过一件发人深省的事:大学时代的他,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名字刻在大学的网球冠军杯上,结果他成功了。在他离开大学15年后,有一天朋友告诉他,在大学行政办公室的垃圾桶里看到了一个刻有他名字的冠军杯。他很感慨地说:“如果你活得够长,你会看到生活把你的奖杯变成垃圾!”他接着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久的,大学联赛的冠军算什么?即使你是当下的奥运冠军,过了三、五十年,谁还记得你?在你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什么是最重要的?是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以及你在事奉耶和华的时候所做的事情。
保罗所说“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这话并不是律法,而是劝勉活在末世的基督徒,为著主的缘故,即使有婚姻家庭的拖累,仍然要过军旅般的生活。许多时候家庭生活和教会事奉,会有时间上的冲突、精力上的拉扯,但靠着圣灵,我们仍然可以游刃有余,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没有一个人可以是兼职的基督徒,基督信仰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不能分裂的——你在教会是基督徒,你在家里同样也应该是基督徒;你的身体是神的殿,那你的家庭也应该是分别为圣归给神的地方。因为时候减少了,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所以基督徒要快快“出戏”,不要“入戏”太深难以自拔。
与败坏的世界体系切割
圣经上有几个点,若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线,就会给人一个大的启示。神一直要祂的儿女离开这个败坏的世界体系,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从众天使一直到主耶稣。《创世记》在说罗得逃离所多玛,以赛亚在说神的百姓离开巴比伦,“你们离开吧!离开吧!要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染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赛》52:11)使徒约翰口中的巴比伦,是末世抵挡神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启》18:2)耶稣也在对我们讲说“罗得的日子”、“罗得的妻子”,因为祂说:“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路》17:30)
今天许多基督徒不好好读圣经,却盲目接受世俗的三观;他们希望被人接纳,却害怕站在圣经和真理的立场上;他们尊重人过于尊重神,讨人的喜欢过于讨神的喜欢,却不知自己正在与所多玛这个败坏的世界体系连接在一起。倘若我们拒绝神的绝对真理,就会在相对主义的文化潮流中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跟着媒体、跟着世界走。或许有那么一天,你我因为失却了对神的敬畏,把圣经上的话也当成了戏言,迟疑不走,成为了所多玛的殉葬品。
记得我在神学院被老师提醒,不会作梦的传道人不会是好传道人,这句话就成为了我传道生涯的激励。那么今天我想说,没有圣经末世观的基督徒不会是好基督徒。有一天我看到新闻照片,日本小孩一个个都背着救生袋,戴着头盔,在认真演习地震避灾。因为平日有准备,地震来临时就能减少伤亡。有人说我们的教会也应该要常常演练,提醒大家末世的临近,不要有人届时因为无知、贪恋、“入戏”太深而被撇下。
那首老歌最后是唱:“当每次,我想到那属天的福气,让我心切羡慕早日会见你;我在此所希望只有你再来,我在此所快乐只有你同在。”
罗得的日子(小刚)2020.11.04
November 3, 202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11.04
小刚
现今的美国社会,正经历著严重的两极分裂。中美两国(东西方两大阵营)冲突亦在加剧。不少华人基督徒感觉到莫名的焦虑。
我们要问的是,神是不是在抖动鹰巢?我们是不是正处在转折期,将要进入一个“季节”转换的日子?
最近,我特别注意到圣经中罗得一家的故事。耶稣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 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17: 26-33)
耶稣说,祂再来的日子,和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两个日子很像,一个是“挪亚的日子”,一个是“罗得的日子”。挪亚的日子提醒大家,要在大洪水来临之前,赶快“进入”方舟;罗得的日子告诫世人,要在所多玛倾覆之前,赶快“出来”。
一进一出,好比我们上、下高速公路,都需要尽快变速,不然就有被撞的危险。
挪亚和罗得一样,活在属灵的季节转换的日子,活在神恩典和神审判之间。在这两个“季节”,神出的牌不一样,神使用的规则也不一样。大家看到在神恩典的“季节”中,祂的阳光照好人,也照歹人;祂的雨露降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然而在神公义的“季节”中,祂的阳光就不再给歹人,祂的雨露不再降给不义的人,祂的教会也不再向那些不信的人开启了……
令人叹息扼腕的是,罗得好不容易跟着亚伯拉罕离开故土,一路踏进迦南,却因为没有在属灵的季节转换中做好准备,以致最终妻子变成盐柱,女婿葬身火海,女儿乱伦堕落。
我们来看看罗得的3次选择:
一、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罗得在迦南地的第一个选择,就极具危险性。神应许亚伯拉罕的迦南,从来不是世外桃源。那里一样有偶像的危险、抢夺的危险、世界的危险、争战的危险——就像我们今天一样,耶稣从来没有要我们脱离世界,而是要我们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界中脱离罪恶,成为光,成为盐,成为祂的见证。
有趣的是,我们中间确实有不少人,把当年自己离开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来到北美,比作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族父家,把北美比作神应许的迦南……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更要认真听听,神要借着罗得的故事,对我们说些什么。
圣经记载,神在迦南恩赐给亚伯拉罕和罗得很多的财富。或许因为牛羊太多了,他们的仆人为放牧的草场发生了争执。亚伯拉罕告诉罗得: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
一路看顾、带领、祝福罗得的亚伯拉罕,决定放弃自己长辈的权利,让侄儿罗得先来挑边土地: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罗得挑选了约旦河全平原,因为那地“滋润”。罗得就此与亚伯拉罕分开了。
从世界的角度看,罗得做了一个聪明的选择。然而从属灵的角度看,这却是一个下行之路的开始,随之必充满灾祸。
亚伯拉罕问过罗得一句要紧的话:“遍地都不在你眼前吗?” 亚伯拉罕的意思是:罗得啊,神的创造是丰富的,神的供应是全备的。我们两家的牛羊是不会不够吃的,我们之间的草场也是不需要抢的……这是神赐给人的平安的意念,亚伯拉罕得着了。可惜罗得不以为然,全无感觉。
罗得自私地挑选了最好的地方,没有顾及有恩于他的叔叔亚伯拉罕。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错误。“自私”是人生命的一个破口。从属灵的角度看,自私是一种自我中心、不再求问和信靠神的生活方式。
我们说罗得做了一个灾祸性的选择,不是说罗得挑错了地方——这个世界哪个地方没有罪恶?而是罗得一眼看中了约旦河平原上那几座吸引人的城市——虽然神已经明确地提醒:那里的人罪大恶极,但罗得还是照样越来越靠近那些城市,直到进入所多玛,让全家毫无防范地进入试探和凶恶,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儆醒!
常言道“罪中之乐”,那是说人在罪恶之中,确实找得到“乐子”。而人犯罪、堕落,常常是因为“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以,当圣灵已经悄悄提醒,当我们自己心里已经感觉不安,当暗暗做事、不敢让人知道的时候,我们要赶快停止!这时,不要再问自己:“我离底线还有多远?”而是要赶快悔改、转向,扪心自问:“我离死亡已经有多近?”
《雅各书》提醒我们,人的私欲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只要一着床,就会生出罪来,如果这时不终止怀孕,那它就会日长夜大,就会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会让人因罪生出死来。
二、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
外来的罗得想做官,这是所多玛人讽刺笑骂罗得的话。罗得作为新移民,不甘落后,竭尽全力想一步踏入所多玛的主流社会。这个选择,使罗得的身心灵都痛苦,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濒临死亡。
圣经记载,天使来到所多玛城,看见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这就是说,罗得俨然成了所多玛城有名望的人!大家知道,那个时候,城门口是商贾贸易和百姓诉讼的地方。只有城中有身份、地位、公信力的人,才有资格“坐”在那里,为人论是非、断案子。《路得记》中的波阿斯要娶路得,最后断案就在城门口。波阿斯请来了城中有名望的长老,来作证人和判官。
罗得作为外来的游牧民族中的一员,如此之快地跻身城市上层社会,成为众人推崇的长老和判官,真好像是三级跳远!那时,罗得已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了所多玛人(这与亚伯拉罕因为敬虔,千里为儿子找媳妇,简直天差地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门婚姻,最终提升了罗得在所多玛的社会地位和名声,让他迅速地突破我们今天所说的“玻璃天花板”,进入了所多玛的主流文化,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罗得一心渴想在所多玛这个充满罪恶的城里“做官”。这就是他的第二个错误选择!
罗得的生命却充满了矛盾,甚至令人不解。从圣经的描述,我们看到,罗得多少还算得上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公开指责所多玛人的恶行,劝他们不要有丑恶的同性性行为。然而他又贪恋所多玛的城市文明,喜欢所多玛的奢侈生活。他对所多玛人恶行的指责,实在是无力的、表面的。
不错,罗得热心接待客旅、为人慷慨大方,但我们不知道罗得作为一个判官,平日怎么持守神的公义和公平,怎么面对所多玛城不堪入目的污秽生活,怎么凭应有的道德责任来出面阻止不讨神喜悦的事情。
极具讽刺的是,罗得一面保护朋友,反对同性性行为,一面却甘愿牺牲自己两个女儿的贞洁。这样的道德观,真的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当为罗得忧伤哀哭——有人或许还羡慕罗得身为新移民居然飞黄腾达,但明眼人不难看到,罗得在各方面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看到罗得拦阻,所多玛人嘲笑、咒骂他:“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参《创》19:9)。这话的意思是说,罗得你不要忘了自己是谁!你只是一个放羊的“外来娃”。如果你还想要在所多玛呆下去,那么就快快滚开,好让我们任意妄为。
罗得的生命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不难看到,他内心充满了挣扎、心酸,不断妥协。或许罗得的视线真的被世界的“精彩”所吸引住,或许罗得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或许罗得已经淡忘当年为什么随亚伯拉罕离开故土,或许罗得真的不清楚所多玛人的生活方式会给他的家庭和儿女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的一位牧师朋友,写过一首小诗《南柯一梦》,诗中人心想事成,却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黎明时分,他终于朦朦胧胧看到了通往家的路。只是走到跟前才发觉,路牌给人换成了“玛门大街”。
心想事成的人却找不到归家的路,是何等的可悲啊!就像耶稣说的:“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太》6:23)
在罗得的第二个选择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罗得不愿否认自己的信仰,但又要在所多玛与罪共舞、和平共处。耶稣说,一仆不可能服事两个主。如果上帝没有毁灭所多玛的话,那么所多玛迟早会毁灭罗得。属灵的争战是很真实的,我们不天天消灭罪,罪就天天消灭我们!
三、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父亲怀了孕
罗得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悲剧。天使宣告对所多玛的审判之后,要罗得带着妻子、女儿、女婿和城中一切愿意归属罗得的人,快快逃离死亡的劫难。可惜,罗得的女婿以为是戏言。
我们无需责怪罗得的女婿,他们长期浸润在罪恶的所多玛文化中,好像古话说“如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作为岳父的罗得,大概也从来没有好好与人分享过上帝在他生命中的作为。在罗得女婿们的耳中,“耶和华”显然是陌生的。
这使我联想到,现今我们的孩子们随从世界的风俗,在许多重大的社会议题上与圣经的原则相左,作为父母,我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难临头,审判在即,罗得思考了一个晚上,最后竟然“迟延不走”!那就是说,他根本就不想、也完全没有预备要离开所多玛。要不是上帝因怜恤,定意要救罗得一家的命,天使也不会连拉带扯,把罗得一家四口领出城外,罗得全家都会成为所多玛的殉葬品,与这个罪恶的城同毁灭了。
罗得的信仰见证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得很惨。天使带罗得出了城,吩咐他们“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创》19:17)。但是罗得嫌上山不易,祈求就近逃到一个叫琐珥的小城。罗得不是年纪大跑不动(他应该比亚伯拉罕年轻得多。而亚伯拉罕为了救他,曾经带着精壮兵丁,从希伯伦连夜追到大马士革北面的“何把”,足足140英里)。他是舍不得离开好不容易才习惯的、适应的、令他充满成就感的像所多玛这样的城市!如今再要他上山放羊,过筑坛和搭帐篷的生活,他怎么愿意呢?
罗得的这种心态,我们都不陌生。换了我们,或许也会如此!现今我们叹息的是,神的百姓为什么会如此迷恋这个败坏的世界?为什么不肯,或不敢从一个注定要毁灭的世界体系中逃离呢?
罗得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还表现在他的妻子不听从天使的告诫,“回头”变成了盐柱,永远定格在逃离所多玛的路上。而且,他的两个女儿,竟然还和父亲乱伦怀孕。两个女儿对乱伦的行为毫无羞愧,显明所多玛充满罪恶的生活方式对她们的影响是何等的大!
虽说不是罗得主动乱伦,但酒后乱性,罗得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罗得和女儿乱伦生出的后代,成为了摩押和亚扪人的祖宗,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由父而生”、“我父之子”。后来成为以色列人的死对头。
日前看了一个短片,讲到美国各地暴乱中,有许多年轻人冲进商店抢东西。片中讲到,在美国的贫穷、毒品、暴力等等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家庭中没有健康的父亲形像。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是经济的供应者,也是孩子安全的保护者,道德修养的教导者,生活技能的传授者,属灵信仰的带领者。2020年美国出现如此可怕的暴乱,可谓罗得的故事在当今的一个脚注。
罗得没有在所多玛的倾覆中死亡,他成了神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罗得的故事给了当今人们提醒:一是神公义的审判即将来临。人与邪恶的迦南人(这个败坏的世界体系)连在一起,是愚蠢的;二是在逃离/被提的时候不要回头看,不要舍不得留下的东西。这个世界将会过去。三是罗得和他的女儿在山洞里重建了所多玛文化,以致罗得的故事现今还在继续。四是神将按着人对祂的认识进行审判,将来神对人乱性的审判,将比所多玛更重。
最后还有一句要紧的话:当属灵的季节转换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将扮演什么角色,是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还是罗得和他的后裔?
如何向未信的家人传福音(小刚)
November 5, 2014
小刚
向未信的家人传福音难,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耶稣的追随者,是世上的光,如灯台上的灯,是可以、也应该照亮一家人的(参《太》5:15)。上帝虽与挪亚一个人立约,却是要他全家进入方舟(参《创》7:1)。上帝救罗得逃离所多玛,告诉他带上女儿、女婿,及城中一切属他的人(参《创》19:12)。逾越节,以色列人是以“房门”为单位,一家一家躲避灭命的天使(参《出》12:22、23)……
2014年,我回老家墓园,为外婆、爸爸、妈妈三连穴墓碑的3个十字架描红时,心中充满了感恩。我的外婆,一位不起眼、连字都不认的小脚老太太,把福音传给了后代。她光是为我,就足足祷告了30年。我家直系4代信主。至于堂哥、表妹,沾亲带故的家人,信主的更是难以计数。
我信主之后,就以外婆为榜样,不断向家人传讲福音。现应《举目》邀稿,将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
我们要明白,向家人传福音是上帝对我们的呼召。上帝盼望借着我们,将我们的家人带入救恩的方舟。我们很可能是亲人中唯一的基督徒,是上帝所预备的福音使者。
我的朋友Jason,在50岁那年信主。他哥哥则是大学时代就信主了。他气愤愤地去找哥哥,质问哥哥:为什么这么多年,你从来没有对我传过福音?如果前几年我就死了,我会去哪里呢?
想想拉撒路故事中的财主,在阴间都在为他5个不信的弟兄焦急。我们不能不汗颜!
有个牧师在追思礼拜上说:“我们都要扪心自问,在我死的时候,有多少未信的人知道我是基督徒呢?”我们应当常常自问。
二
平日我们应当孝敬父母,报答亲恩,善待兄妹,友爱亲属。我们若平日失了“情”,届时就无“理”可讲了。
我们要谨守言行,要慷慨、良善、公道,不要在钱财上小气,在感情上吝啬,在小事上计较。我们要以善胜恶,在遗产、房产、补贴父母等物质利益上,宁可吃亏,乐意谦让。
保罗在讲到教会肢体之间的关系时,问:“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参《林前》6:7)保罗的意思是说,在家里,你若不情愿受欺、吃亏,那受欺、吃亏的,就一定是你的兄弟了。
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辨明“你错”、“我错”,把彼此间的亲情破坏了。我和太太出国多年,原来的房子一直给弟弟居住,让他们可以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我们也明确地告诉弟弟,父母的房产都归你们,以感谢你们所尽的孝。
我们要主动关心家人的需要。他们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的),其实就是上帝赐给我们切入福音、见证耶稣的最好机会。向家人传福音确实不容易。在同一个屋簷下,即使他久听不信,你还是要对他有耐心、有爱心,还要继续求上帝让你对他的灵魂有负担。
三
我们要多多使用自己悔改信主、蒙恩得救的见证。基督的信仰是真实的,你的过去和今天,家人都知道。所以,你要诚实地与家人分享你的生活和生命。危机可以化为转机,你若曾经愚昧,可以放下身段、面具去悔改;你若曾经亏欠,应当心甘情愿地去归还“罪债”。
记得2000年,我来美8年之后第一次回国。那时我已经是牧师,一心想向未信的家人传福音。谁知圣灵却说:“你去悔改,我就与你同在。”原来,出国前我为著名雕刻艺术家张充仁(他为蒋介石、齐白石、司徒雷登、密特朗塑过像)写小传时,偷偷拿了他的一个光绪17年(清政府给陆征祥)的实寄封。出国的时候,我把它藏在家里,心想,张先生百年之后,我就是百万富翁了。
那次回国,我拿着实寄封去归还。然而张先生已经过世了。我遂拜托他人将实寄封转交他在法国的儿女。
上帝是信实的,我回国19天,因这个悔改的见证,带了28位亲戚、邻舍、朋友信主。
四
在家人面前,我们要勇敢,知道自己如今还有一个属天的身份。
我的父亲很传统。他踏进家门,若听不到孩子喊他“爸爸”,或吃饭时小孩的脚在桌下碰到了他,他会沉下脸来斥责。所以,直到我自己当了爸爸,我心里仍然有些怕他。
那一年我回国探亲,我告诉自己,在父亲面前,我不仅是儿子,要尽儿子的孝心,我也是福音的使者,是上帝的仆人,是奉命来向他传讲基督福音的。祷告之后,我就不再胆怯,敢直接向父亲讲罪、审判和救恩了。
我们不要怕家人(特别是长辈)的拒绝,也不要灰心、抱怨。我们要跟随耶稣,做一个“勉强”人的人(参《路》14:23)。你若能坚持,你会看到效果。
10多年过去了,我拜托顺路去看望我父亲的传道人,不下10个,但父亲依旧不信。父亲从来不承认自己是罪人。
那几年我母亲严重失智,父亲对我说,如果耶稣能治好你妈,我就信。谁能晓得,父亲88岁竟然信而受洗(那年我妈躺在床上仍然还毫无知觉)。受洗的那一天,父亲在安老院的病房里,逢人就说,耶稣阿爸真好!
家人打电话告诉我,父亲还说了叫人喷饭的话:“我儿子在美国是最好的牧师!”一年之后,我父亲就被主接去了。上帝怜悯我们,真的聆听我们为家人的祷告。
五
我们要真心爱主,有好的生活见证(特别是婚姻的),使自己在家人面前,有道德的勇气和说话的底气。
当我们在家人面前表明,我们是认真的基督徒时,他们会本能地察看你的生命——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存心挑你的毛病。我们不要惧怕、躲避。
向未信的家人传福音,其实对我们自己也很有帮助——努力让家人相信我们所信的上帝,会大大强化我们自己对上帝的信心。还会令我们自觉地在品行上维持高的标准。这就好像你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孩子其实也在努力把你“培养”成合格的父母。
我和妻子恩爱有加,我们的儿女也走正路、听话。我们在家人面前即使不说什么,也是他们羡慕、称道的对象。
六
我们要有属天的智慧,知道家人,特别是父母、长辈,不愿意信主,常常是因为怕信了主就是否定了自己原来的人生。我们要用温柔的心和上帝的真道,纾解他们的紧张,解开“死结”。
十几年前,我在福音营里,与一位解放军的老师长相遇(他的儿子、儿媳带他来的)。这位老师长看上去就有军人的气势,很像热播过的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当他听我说,如今国内许多人都不信共产主义时,他竟然在聚会中拍案而起,大声斥责我。
哪知道福音营结束前夕,他的太太却要信耶稣。老师长对着太太怒目而视。我努力缓和气氛,他竟转身当众指问我:“现在我们的飞机被撞到了海里(恰逢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请你告诉我,你是帮中国,还是帮美国?”
我一下傻了眼,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我求问上帝,顺着圣灵的引导,我小心地与老师长开始探讨。我恭恭敬敬称呼他伯伯,又问他:假设这次中美为此开战,伯伯你执意要你儿子放弃这里的工作,举家回国。你的儿子真的照办了。想不到2年之后,有一天你打开电视,突然看到江泽民和布什又拥抱在一起了。这是不是可能的?
老师长有点怔住了。我接着又说:伯伯,你再想一想,你与国民党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看来,是不是有第三次国共合作,会更好?
最后我得出结论:地上的政治,和地上的国家,都是短暂的,都会过去的。唯有上帝的国,才是永远的。
奇蹟发生了!只见老师长对着太太长叹一口气:“好吧,信你的吧!”
七
我们要依靠福音的大能,不要把人带到自己的面前,要始终让人看见上帝。
我们不要不假思索,习惯性地以批评其他宗教或中国文化,与家人展开话题。也不要批评当下的政治,骂执政党不好。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人引向道德和生命的层面。
我们不要好为人师,免得被一大堆问题牵着鼻子走。我们也不要喜好论辩,血气只会引起血气的反抗。我们不要取悦于人,生怕人听了不舒服。也不要励志、劝慰,试图改变他人的行为。你的目的,是清楚地将耶稣介绍给人。
我们要学习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家人,你所信的,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上帝?比如,你可以从上帝对你奇妙的供应,分享上帝的全能。你也可以从自己的信心不足和败坏,讲说上帝对你的良善。
我们还要学习用大白话,向家人讲圣经的道理,和耶稣的故事。
八
向家人传福音,同样是属灵争战,我们自始至终要祷告,要依从圣灵,不断识破魔鬼的伎俩。
家人对福音的抵挡,背后其实都有黑暗的权势,有来自宗教的欺骗、世界的风俗,以及罪中之乐。我的内弟说得很直白:“信耶稣,许多的事情,我就不能做了。”
你会看到,真的有人被假神弄瞎了心眼,而不自知。我妻子的阿姨,是某新兴宗教的一个小头目。每天晚上打坐通灵。她还北上抗议,死都不怕。姨夫军人出身,是个老革命,看着干着急,拿自己的太太没有一点办法。
那年我回国传福音,靠着圣灵的能力,带领阿姨悔改信主。那天我们唱着赞美的诗歌,把阿姨家里的偶像全部清除干净。姨夫在一旁,目瞪口呆。
几年之后,我又带了姨夫信主。那天,我与姨夫讲浪子归家的故事,他流着泪,跟我做了决志祷告。
狐假虎威——在传福音时,我常觉得自己就是躲在老虎后面的小狐狸——正如我告诉阿姨的,若不是我所信靠的耶稣是万王之王,我怎么敢对你所信的魔鬼说三道四呢?
向家人传福音虽不见硝烟,而且常常在吃喝之间,但我们的心要儆醒,不要只顾吃喝,却忘了原来的目的。家人的任何话题,其实都可以切入信仰,但我们要有智慧,不要有违常理,伤了感情。
我们应当在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都要求问上帝。要如圣经所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
不要害怕拒绝。你要明白,上帝要拯救你的家人,所以你不用担心、紧张。你只要尽你的本份,把结果交给上帝!
旷野的呼唤(小刚)
August 18, 2014
小刚
俗话说“路在脚下”,这话没错。但假如方向不对,我们就有可能走上岔路、走进死路。
记得十几年前,有次去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讲道。下了飞机,与接机的小弟兄通了电话。但不管怎么沟通,我们就是没法找到彼此。他接不到讲员,哭着回教会,牧师告诉他,你走错了机场。
圣经谈人生,说:“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11:36)上帝知道,人走这一条借着耶稣基督归向祂的路,会有困难、拦阻、争战。所以,祂就在耶稣之前,派了开路先锋施洗约翰,先“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路》3:4)。
这个“预备”工作,有4个具体内容:“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 (《路》3:5)
一切的山洼都要填满
“山洼”是什么?是峡谷,是两山之间的凹地。山洼是幽暗的、潮湿的、隐藏的。施洗约翰讲的山洼,指的是人心中隐藏的罪恶——人心中隐藏的罪恶,就是迎见耶稣的最大拦阻。
我们知道,人心中的罪恶常常是隐而未现的,犹如花圃中石头底下的小虫,平时看不见,但只要把石头稍稍掀开,就会惊慌地四处奔逃。圣经说,耶稣是世界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那黑暗,就是人心里头的隐而未现的“山洼”。
有许多听了福音很久却仍不信的人,他们信仰上最大的挣扎,不在于受不了圣经的说法,也不是吞不下基督教神学的观点,而是他生命中的“山洼”——那些恶习、那些隐藏的罪恶﹐阻挡了他认识耶稣、接受拯救。
有人信主之后告诉我,他挣扎了那么多年,就是害怕信耶稣要戴上“紧箍咒”,许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这是真话。也有人告诉我:耶稣说不能离婚,那等我离了婚,再信主……
耶稣说得很明白:“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约》3:19-20)
不少基督徒,信了主,生命却怎么也长不大。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生命被“山洼”中隐藏的罪恶给掐死了。
记得我首次要打开家门、接待福音朋友前,圣灵突然提醒我,家里有不洁之物——10盘从HBO录下来的电视节目“Real Sex”(真正的性)。我和妻子一起跪下来祷告,随后就把这些录像带扔进了垃圾桶。
不久之后的一个早晨,圣灵再次对我说:“家里还有不洁之物!”那是一本《金瓶梅》。我是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在中国时一直遗憾,只能看到《金瓶梅》的删节本。到美国后,去唐人街第一想要买的,就是全本的《金瓶梅》。我不是对此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兴趣,我是对书中露骨的色情描写有兴趣……我随即悔改。
若没有那些天的悔改,我不可能有后来的事奉,最终全职传道。
我们许多的时候,就败在这里,倒在这里,失去上帝的同在和圣灵的能力。以色列百姓,在大胜耶利哥之后,接着就在艾城大败,就是因为一个叫亚干的人,拿了“当灭之物”。上帝就此讲了两句话:“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书》7:12-13)一个人居然连累了全体!
同样,我们身上的一些隐恶不除,如我们里面的一些山洼不填平,就会使我们每天受魔鬼的控告,失去道德的力量和说话的底气,使我们整个人站立不起来。
上帝的灵、复活的主,一直呼召我们起来,清除一切不洁之物,清除一切当灭之物,包括眼目的情欲、内心的贪恋、不实的谎言,和一切只能在黑暗中所做的事!
大小的山冈都要削平
什么是“山冈”?山冈与山洼相反,是在平地凸起的高坡。
如果山洼意味隐藏的罪恶,那么山冈就象征着人心的骄傲,拦阻人归向上帝。
受造的亚当,就是因骄傲,不甘受造的地位,想要自己的眼睛如上帝一样明亮,而堕落的——他的眼睛已经够明亮了,他能给万物起名字,又能一眼认准那个女人就是自己的骨肉,但他就是不甘心。
同样,当年的犹太人,也是因行为遵行律法而自义,所以拒绝耶稣。他们大概心里说:如果守不守律法都一样,都要信耶稣才得救,那我这辈子不是白白守了律法、徒然做了好人了吗?
世界上有两种人,常常难信耶稣,一是道德自律的好人,二是头脑聪明的能人。
我外婆早年信主,生命中充满了恩典和奇蹟。她常与我讲耶稣,可我心里却说:我怎么可能与没有文化的小脚老外婆,信同一位上帝?那我的书不是白读了吗?结果,我9岁就知道有耶稣,却直到39岁才信。
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2:17)就是指向上述两种人,内心常骄傲、抵挡福音。
骄傲,其实是我们身上最顽固、最难清除的罪之一。有人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多年迟迟不愿接受耶稣:“知道自己不怎么好,就想等改得好一些再信!”
其实,这也是隐藏的骄傲——要是靠你自己能改好了,你会问:我还要信耶稣干嘛?骄傲的背后,其实是谎言。这谎言非指鹿为马、指黑为白,而是认定靠自己的能力、道德、良心、聪明、宗教……可以安身立命,走出一条路来。
人信耶稣最大的困难,不在理性和哲学的层面﹐而在道德和生命的层面。人人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没有谁比谁好。因内心骄傲,人许多的时候可以承认自己知识有限,但不能接受自己的道德和生命有问题,需要上帝的介入和帮助。人可以承认自己水平不高,但很难接受自己是个在罪恶之中的人,需要耶稣的牺牲和拯救。
不难看到,很多罪针对的是人,但骄傲直接抵挡上帝。
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
弯弯曲曲,可以代表人心中的“诡诈”。
伊甸园中,亚当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却弯曲地告诉上帝:是你赐给我的那个女人,把禁果给我吃的。亚当的潜台词是:上帝你也是有责任的。如果没有夏娃,我当然就不会犯罪。
对此,夏娃如法炮制,弯曲地告诉上帝:是蛇引诱了我!
亚当的大儿子该隐,因为妒嫉,杀了弟弟亚伯。面对上帝的诘问,他像他爸爸一样,弯曲地质问上帝: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吗?
我有一次,与几位牧师有约。当我把小儿子送回家,已经迟到了。我想快一点赶过去,谁知半道被堵,前方警灯闪烁。此刻我反倒心中窃喜——有迟到的借口了!
这些弯曲的行为、诡诈的心态,都会叫人离上帝更远。圣经说得没错:“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
人心弯曲、诡诈的结果,就是与上帝的关系变得更远,变得模糊不清。
伊甸园里,天父呼唤亚当:“你在哪里?”亚当躲在树丛里,他的心,也在自己弯曲、诡诈、贪恋的丛林中迷失了。就好像现代人车子里的卫星导航仪断了线,再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亚当也不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位弟兄,面临婚外恋的试探,跑来与我探讨一个问题:“我和太太结婚时,两人都没有信主。我们的婚姻,应该不是上帝带领的吧!而现在,我一开始就有向那个女孩子传福音的负担。这是不是表示,我和那个女孩子之间,有圣灵的带领?”
他真的不知道事情的对错吗?显然不是!只是人在弯曲中,就好像在迷宫里一样,转了99个弯,自己都迷糊了。不过呢,当我们以为,终于把所有的人(配偶、儿女、朋友、牧师……)都甩掉了,到了第100个弯口,却突然撞了墙,抬头才见耶稣正在自己的面前!
作为牧师,我常常要帮助、陪伴一些困难中的人。我看到,当有人家庭、人际、财务、情绪……出了状况,甚至无路可走的时候,终究会发现,原来问题的根本,在他与主耶稣的关系上。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聪明。应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对就对,不对就不对。不要弯曲,不要诡诈,不要与上帝强嘴,不要与圣灵辩论。要将弯曲处改为正直。
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
施洗约翰说的“高高低低”,是指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总是起起伏伏、真真假假、若即若离。
比如,有的人虽说是基督徒,却始终没有正常的教会生活,不要读经、不会祷告、不爱聚会、不愿事奉、不肯奉献,身上少有基督徒的生命迹象。偶尔来教会,是怕耶稣责备;真来教会,又怕投入太多……
他就像躲在矮墙后面的人,只想与耶稣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不想让耶稣看见自己、呼召自己。他与上帝之间的路,自然就变为高高低低、崎岖不平了。
我也总觉得,在每一个道德选择上,我都像和耶稣面对面走在独木桥上。耶稣伸展双臂,向我走来。我必须选择,要么扑进耶稣的怀抱,要么咬牙跳下河。
记得赵君影院长((1906-1996,编注)讲过一个故事。那是他出来事奉不久,圣灵提醒他,他对某人有20银元的亏欠。他为之寝食不安,最后就连吃饭的碗筷(两根筷子是2,一只饭碗是0)都让他想到20。他挣扎着写了汇票,却在信筒面前,塞进去、抽出来,整整3个来回!直到将汇票完全投入信筒,他才得了释放。从此,他的服事充满圣灵的能力。
基督徒新生命的表现之一,是开始对罪敏锐,有了“唯遵主耶稣之旨意”的心。
许多基督徒在魔鬼的试探、世界的诱惑面前软弱、跌倒,毛病就出在与上帝的关系上。不少的人虽说信主,但只停留在道理的初端,只满足于外在的表现,却没有向耶稣交出生命的主权,以致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真真假假、若即若离,与上帝之间的道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
当年施洗约翰作为耶稣基督的先锋被差遣,是为了在人心中,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愿我们听到祂的呼唤,放下心中一切的虚伪、算计、担忧、惧怕,借着耶稣就近上帝,走上归家的路。
中国学人怎么啦?(小刚)
May 1, 2012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55期
10年前,《海外校园》邀请我参加一个笔谈,题目是“信主容易,成长难”,谈中国学人信了主之后,不追求、不成器,信得快、离开得也快。现在,《举目》又向我约稿, 内容差不多:“为什么中国学人不愿固定加入或委身某一教会?”
10年了,中国学人作为一个信徒群体,早已从福音阶段,进入了教会建造阶段,这些学人的孩子都成了“学人”了,问题怎么还没解决?
作为中国学人信徒群体中的一员,我也问自己:“中国学人怎么啦?”
一个困扰人的问题
我们教会出来植堂拓荒的第4年,第一次要举办3天2夜的退修会。教会几乎调动了所有的宣传手段,甚至发起了40天的连锁禁食祷告,但仍然有不少的弟兄姐妹,包括同工,因为周末孩子有才艺课,而不愿参加退修会。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家庭生活和教会生活,有没有对立性?当两者有冲突的时候,应该先满足家庭的需要,还是先满足教会的需要?这个问题,困扰著中国学人信徒,也困扰著教会。
家和教会,对立吗?
作为牧师,我并不否认家庭和教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做了这样,就不能再做那样。所以当摩西要以色列百姓去旷野敬拜上帝时,法老加重了百姓的工作量,百姓就开始发怨言,不听从摩西的话了。
使徒保罗曾劝勉我们这些活在末世的基督徒,今世短暂,我们不该太在意,“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林前》7:29)。保罗知道 我们在工作、家庭、事奉(有基督徒称为“三座大山”)之间会有挣扎,就提醒我们,为著主的缘故,弟兄姐妹即使有婚姻、家庭,仍然要过军人般的生活。
我们不能抱着“多余”主义:有空闲才聚会、有精力才事奉、有余钱才奉献。生命匆匆,我们其实不会有“余”。即使真的有,魔鬼也会让我们这些烧砖的再去捡草,重演埃及为奴的故事。
不要走另一个极端
有人走另一个极端,认为信了神就不应再顾家了,要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另一种错误。耶稣在十字架上,还不忘将祂的母亲托付给门徒,要如儿子一般去照顾。
回应二:为何生命不成长?(小刚)
September 1, 2001
小刚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3期
我们大陆基督徒“信得快,走得也快”,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我们这些信了主没有走开的人中,最终有心委身、舍己跟随主的也是不多。这就是为什么李灵这篇采访稿说我们大陆人“信主容易,造就难”。这些年,我一直身处大陆基督徒群体中,因此对此颇有了解和感触。
快快补悔改的课
我们这一代大陆人,多因为在海外受到基督徒的爱心关怀,而步入团契教会,进而受洗归入主。这个群体在信仰的根基上有先天的不足。因为我们在传福音时一开始就 “投其所好”,只强调神的爱,天国的福份,却没有将人的罪恶、神的公义和主耶稣悔改赦罪的道,讲清、讲透、讲完全。福音缺少了十字架,这就给生命的成长带 来莫大的困难。我们中间尚有不少的人没有真正经历悔改、重生。有的觉得自己人品道德本来就不错,而今信了主就更好了;有的虽承认自己是罪人,但觉得欠耶稣 只是“五两银子”,不是“五十两”。耶稣说:“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7:47)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间信主的人不少,爱主的人却不多。所以如 今第一要紧的是,快快补悔改的课!
清除旧酵清洁内室
只是笼统地认自己是个罪人是不够的,应该在犯过的罪行上一一悔改。就如圣经上所说的,“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弗》4:25-26)“远避偶像”(《约壹》5:21)“逃避淫 行”(《林前》6:18)。我们不可能带着还未弃绝的罪、带着良心的亏欠奔跑天路。“岂不知一点的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林前》5:6)今天我们的生 命没有成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弃绝明明知道该弃绝的罪。要使我们生命成长,先从清洁我们的“内室”开始,“当毁灭的物,连一点都不可粘你的手。” (《申》13:17-18)如果今晚耶稣要到你我家中来,你我有什么东西事情,不想让主看到、知道的,那我们现在就`清除它。圣灵会提醒你,什么是不干不 净、不义不洁。不管是偶像的、色情的、偷来的、骗来的、借来不想还的,都奉主的名除去。去扔的时候不要舍不得,去还的时候不要难为情。
改变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原本都是来海外寻梦的,“家道丰富”曾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今天我们归了主,但倘若“家道丰富”仍是我们人生的追寻,那我们的生命怎么成长得起来呢?正如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不进迦南,那就只能在旷野漂流,原地打转,几十天的路程照样会走上几十年!我们不要再向文化妥协,不要再向世界让步!我们缺少的就 是那点“绝对”和“单纯”。岂不知魔鬼就是在我们最想得到和最怕失去的东西和事情上打主意,以致我们常常人还没有上阵,自己就已经软瘫了下来。《马太福 音》中的“八福”,《路加福音》中的“四福四祸”,是主耶稣对我们的劝诫,就是要我们活出信仰,改变原来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要埋银两让信心死掉
我们大陆基督徒属灵的肖像可以说是,脑袋重、手脚细、嘴巴大、胆子小。我们已经听了太多的道,享用了太好的属灵资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祸了!我们已经将太 多的银两埋入了地下。来吧!懂了就去做,听了就去行。不要再“有闲才聚会、有能才事奉、有钱才奉献”,不要再让自己最后的这点信心死掉。请多多看重事奉的 实际操练,向教会委身,摆上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我们要有如马利亚般的仆人的心志,也要有马大般仆人的手脚。
注意自身的盲点
我们身上有诸多的盲点,有从文化来的,有从环境来的,有从脾气性格来的。我们不愿在圣灵的光照下反省自己的盲点,或不愿改变,那从神来的恩膏就会流失。我看 到有些弟兄姊妹有爱主的心也忠心事奉,但生命总是卡在那里长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比如,不服属灵权柄,不认属灵伦理。我们大陆人是在“斗争”的文 化中长大,今天我们或当众责难牧者传道,或一拍不合六亲不认,或天马行空来去无踪,已使不少牧者望而怯步,使教会受伤害,我们自己也失去了祝福。再如,好 辩论,得理不饶人;我们彼此说话缺乏宽容和平,咄咄逼人,属灵名词连篇,喜欢扮演约伯的三个厉害朋友的角色。我们常常口无遮拦,却还以为自己真心爽直,结 果我们生命的能力、灵里的恩膏,就不断从自己的嘴巴这个“口”方洞里白白漏掉。
必须进入主的身体
不少大陆基督徒一旦信 主受洗就觉得自己信仰问题已经解决。他们对信主后必须有教会生活,必须委身于主的身体,必须与其他的弟兄互为肢体、相互依存,缺乏认识,也缺乏教导。我们 中间有人多年还留恋团契中人之间“横向”的交往,却不习惯教会中人向神“纵向”的敬拜。加上我们原来从文化而来的“好独立”、“反权威”等一些习性,使为 数不少的大陆基督徒成了有家却不想呆、有家却不愿归。(也有走了太多家教会,反不知自己到底应该属哪一家)的属灵浪子,其光景十分可怜且可悲!这些年,我 实在看见,一个基督徒要是没有正常的教会生活,他百分之百会失落。然而只要他今天还有相对稳定的教会生活,就还有“救”的希望,因为教会中神的灵、主的 话、集体的崇拜、肢体的扶持,或快或慢多少还能促使生命长进。这就是为什么神命令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希》10:25)。总之,我们信了主,属灵生 命必须在主的身体里,在教会的生活中才能得以成长。
“时候减少了”(《林前》7:29),今天圣灵在呼唤我们这一代大陆基督徒,快快去“堵挡破口”、“重修墙垣”。(《结》13:5)
做乡间的果树(小刚)
September 1, 1998
小刚
两年了,从开创华夏团契至今差不多带领了近百人信主,但最后留在教会的只有十之一、二。有人说海外的大陆基督徒信得快、走得也快,这话听起来刺耳,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凭著信心接受耶稣,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但凭著信心进入教会生活,对我们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在教会生活中,你就得赔上时间、赔上精力、赔上金钱,干不干?今天我不是了解,而是深深的体认:信了耶稣,并不等于信了耶稣的话;信了耶稣的话,也不等于去行耶稣的话。其间的距离何其大矣!
那么,作为与他们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传道人的我,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的角色定位该在哪里呢?近日来我一直在思想这个问题。看来,我只是他们属灵的同伴,一个接一个,陪伴着他们走一段灵程。
圣诞节快到了,我蓦然想起一位韩国宣教士曾告诉我的话:神的仆人有几种,其中一种像漂亮的圣诞树,讨人喜欢,热闹的地方他一定在。圣诞过了,热闹过了,他就走了。一种则像乡间的果树,不起眼,但每年都会悄悄结几个果子。
是的,我能为主做些什么呢?我只能陪伴他们,一年结一、二个果子,让这些果子走到哪里也都能扎根,每年也能结一、二个果子。